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海洋最長壽的動物這個問題,誰是海洋最長壽的動物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導讀目錄:1、什么海底動物可以活一百歲?2、海洋里最長壽的動物3、海洋壽命最長的是什么動物4、海里什么動物壽命最長?5、最長壽的海洋動物是什么6、海洋壽命最長的動物?7、地球的海洋里,壽命最長的是那種動物啊?有千年海龜嗎?8、海里壽命最長的動物世界上最長壽的7種動物——
第七名紅海膽
,一般的紅海膽壽命在100歲左右,極個別的可以活到200歲!
第六名弓頭鯨
,大部分弓頭鯨的壽命在150歲到200歲之間!
第五名錦鯉
,全世界總共有3700多種錦鯉,個別種類錦鯉的壽命能夠超過200年!
第四名烏龜
,壽命最長的烏龜可以活到300歲以上!
第三名海洋圓蛤
,海洋圓蛤的平均年齡在400歲左右,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海洋圓蛤壽命超過500歲了!
第二名:南極洲海綿
,南極洲海綿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很多個體都活到了1500歲!
第一名燈塔水母
,只要不是意外死亡或者被捕食者吃掉,燈塔水母可以做到永生!
海洋里最長壽的動物是海龜
海龜早在2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海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征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征,并有“萬年龜”之說。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種海龜,其中有四種產于我國,主要分布在山東、福建、臺灣、海南、浙江和廣東沿海,我國群體數量最多的是綠海龜。
在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動物是大象,據說它能活六十到七十歲。當然野生場合和人工飼養是不同的,前者的壽命短些。據記載,哥拉帕格斯群島的長壽象能活一百八十到二百歲。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一只名叫哈里特的大烏龜,14日度過了它的175歲生日,還得到了一個粉紅色的芙蓉花蛋糕。
哈里特是一只巨大的加拉帕戈斯陸龜,生于1830年,體重150千克。
它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現存最年長的龜類和帶殼爬行動物。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者史蒂夫·歐文表示:“它肯定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我覺得它肯定能活到200歲。”有傳說稱,它還曾經是達爾文的寵物。
1835年達爾文結束“貝格爾”軍艦的環球考察,回到英國時帶回來了好幾只小龜。這些小龜既是他的寵物,也是他的研究對象,其中就包括哈里特,但是歷史學家對于這種說法尚存有疑問。
在過去一個多世紀里,它曾一度被誤認為是一只公的烏龜,并被起名為哈里。直到上世紀50年代,哈里特才得以驗明正身,成為一只名叫哈里特的母龜
壽命最長的動物——海龜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誨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征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征,并有“萬年龜”之說。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種海龜,其中有四種產于我國,主要分布在山東、福建、臺灣、海南、浙江和廣東沿海,我國群體數量最多的是綠海龜。海龜常循洄游路線在沿岸近海的上層活動,它們到20-30歲時才發育成熟,每當繁殖季節到來的時候,便成群結隊地返回自己的“故鄉”,不管路途多么遙遠,它們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并把卵產在那里。如果出生地的環境被破壞,它就有可能終生不育。海龜產卵數最多的可達200個左右,最少的也在90個以上,卵的數量雖說比較多,但是孵化成活率很低。當小海龜出殼后,首先要自己從沙堆里鉆出來,然后急急忙忙地奔向海洋。從沙坑到海邊對小海龜來說充滿了危險,有的幼龜跌人沙坑中,拼命掙扎也爬不出“陷井”,同時一些天敵例如各種海鳥不斷在空中盤旋,它們把這些幼小生命作為美味佳肴。最后能順利到達海洋的只是一部分,這些幸存者將在海中生長發育,傳承繁衍后代的新循環。海龜是怎樣找到自己的“故鄉”的,目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生活在我國沿海的綠海龜,其產卵期在每年的4-10月。這時節,每當晚上,它們一個接一個地從海中悄悄爬上沙灘,用后肢挖一個寬20厘米左右、深約50厘米的坑,然后開始產卵。卵呈白顏色,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由于卵成熟的時間不一致,它有時要分幾次才將卵產完。產完卵后便用沙將洞口堵住,沙灘在陽光的照耀下,溫度比較高,卵全靠自然溫度孵化,其時間需要40-70天不等,一般在50天左右。海龜卵不但靠自然溫度孵化,而且其性別也是由溫度的高低來決定的,溫度高時孵出的是雌性,溫度低時孵出的是雄性。海龜是通過什么辦法來維持性別平衡的,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海龜除出生和繁殖在陸地之外,其主要生活在海中,它們既能用肺呼吸,也能利用身體的一些特殊器官直接從海水中獲得氧氣,它的足呈槳狀,適宜于劃水,海龜在陸地上雖然比較笨拙,但是到了海里卻浮沉自如,它完全適應了海洋環境。海龜的個體大、活動量大,其食量比陸龜大得多,它每天要吃很多的魚、魚卵、蝦、甲殼類和軟體類以及藻類,它們的牙齒堅硬有力,能夠輕易地咬碎軟體動物的外殼。從海龜的生活習性來看,其長壽的秘訣,不外乎是食量大、活動緩慢,有堅硬的外殼保護。海龜一身都是寶,它的肉昧道鮮美、營養豐富,不僅其自身能長壽,而且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滋補品,食用也能使人延年益壽。正是由于海龜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結果引來了人類的濫捕亂殺。據有關自然保護組織估計,在80年代每年大約有30多萬只成年的海龜葬送在人類的手中,以印度尼西亞為例,前幾年捕殺的海龜數在2萬-5萬只之間。每到海龜的繁殖季節,漁民守在岸邊,等海龜上岸后,突然跑上前去,把它們一個個地翻過來,海龜的腳很短,一旦翻過來自己就翻不過去了,只能臥等待斃。由于過度捕殺,近幾年來巴厘島上再也看不到海龜了,有些漁民見岸上抓不到,就下海去抓。過去巴西也有這樣的情況,捕海龜、撿海龜蛋的現象很盛行,使沿海海龜面臨絕境。難怪有人說,雖然海龜是長壽之物,但由于人的捕殺已使該物種的平均壽命降至最低點,百年龜齡的海龜已成稀罕之物。海龜數量的減少已經引起了沿海國家的普遍關注,并且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拯救。例如巴西從1983年開始一直想方設法保護生活在沿海1000多千米海岸線附近的海***一年挽救了2萬多只海龜,后來逐年上升,現在每年挽救的海龜在27萬只以上。10多年來,被換救的海龜總數超過了150萬只;南太平洋保護環境組織為了制止包括印度尼西亞在內的沿海國家肆意地捕殺海龜,他們將1995年定為“海龜年”,試圖引起人們關注海龜面臨滅絕的處境;在泰國南部的普吉島上,每年4月13日都要舉行一次幼龜放生節,幫助那些剛出殼的“小精靈”爬向大海,防止在途中遭到其他動物的傷害;我國***對海龜的保護歷來十分重視,1985年5月在廣東省惠東縣的“海龜灣”建立了第一個海龜自然保護區,并將海龜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灣的面積雖說只有0.1平方千米卻是一個重要的海龜產卵地,產卵最多可達數十萬枚。海龜看似笨拙,實際上很通人性。1995年7月下旬,海軍某部770艇在南海訓練時,發現一只海龜老是在艇周圍游來游去戰士們好奇地撈上來一看,原來是它腿上受傷已潰爛,經過半個月的治療才痊愈。水兵們用紅油漆在背上寫了“放生”兩個字后將其放回大海,沒有想到的是三個多月后,這只海龜又回到水兵的身邊,此地距離放生的地方有60多海里。海龜為何這般留戀著水兵,它又是怎樣找到他們的,這些令人驚嘆不已。人救海龜,海龜也救人。1987年菲律賓沿海有一艘輪船因失火而沉沒,有一位身穿救生衣的婦女已在海上漂泊了12個小時,正在她感到絕望的時候,有兩只海龜游到她身子下面,將其托出海面,她就這樣又在海上漂流了兩天兩夜,直到被菲律賓海軍發現救起為止。總之,海龜是人類的朋友,它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2億多年,為了讓這著名的“活化石”能永久地同我們人類一起生活下去,我們不能再亂捕濫殺它們和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了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于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并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于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后,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托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后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于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并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于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并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于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于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于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對海底圓蛤的了解可能限于它們(作為食物)的味道,”參與這次研究的理查德?法拉格說,“我們需要破解它們是如何在這么長時間內保持肌肉活力,防止發生病變及保持神經系統完好無損.”
法拉格說,明可能一直處在一種安靜而安全的生長環境中,以使自己長時間存活.正因為這種有些“無聊”的生活,明的繁殖能力可能較差.
“也許繁殖能力因為年齡而衰退,”里卡德松說.
盡管破解明的長壽之謎并非易事,“幫助老人”的發言人說,明的發現為人類探索如何在數百年中保持健康提供了機會.(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動植物壽星榜
美國狐尾松:4844歲
英國櫟:1000歲
湖鱘魚:154歲
露脊鯨:130歲
人類(珍妮?卡門特):122歲
大象:78歲
馬:62歲
日本火蜥蜴:55歲
加拉帕戈斯陸龜:177歲
銀鷗:49歲
蝙蝠:32歲
狗:24歲
兔子:18歲
您好,海洋里壽命最長的動物——海龜也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誨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征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征,并有“萬年龜”之說。海洋中目前共有八種海龜,其中有四種產于我國,主要分布在山東、福建、臺灣、海南、浙江和廣東沿海,我國群體數量最多的是綠海龜。
最長壽的應該是海蛇,活到1000歲還處于幼齡階段。沒有千年海龜,有記錄的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海龜是139歲。
壽命最長的動物——海龜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正因為龜是海洋中的長壽動物,所以,沿誨人仍將龜視為長壽的吉祥物,就像內地人把松鶴作為長壽的象征一樣,沿海的人們也把龜視為長壽的象征,并有“萬年龜”之說.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