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
我們看看在海口經營煙酒的吳先生遇到的糟心事。7月6號,他通過德邦物流從海口寄了二十件總價值12多萬元的紅酒到哈爾濱,可是部分紅酒在運輸的途中發生了損毀。而后續的申請賠付不那么順利。
“我們總共發了20件407(酒型號)到哈爾濱,客戶這邊接收貨物的時候,發現破損總共有14箱,好的是6箱。”當事人吳先生說。
吳先生的客戶說,“在往下搬的時候發現里面舊箱子有濕的。這時候我們就把所有的都打開看了一下,發現里面有碎的。最終的情況是只有一瓶碎的,但是因為發過來的事件比較長,天比較熱,一直在纏繞膜里面出不來。然后整個正標背標都脫落了。退回去的那14箱除了那瓶破的全是這樣的。”
吳先生告訴記者,這款紅酒的正背標都具有防偽技術,而正背標一旦發生損壞,無法進行修補,對二次銷售造成嚴重影響。
“(記者:有沒有辦法自己貼上去呢)不可以的。你也做不到這個標,沒有最細的元素,制標的元素。另外這個紙也沒有,我們也拿不到這種紙。”吳先生說。
根據吳先生跟客戶的交易記錄,這20箱紅酒貨值12萬7千8。為此,吳先生在寄送紅酒時支付了708元的保價服務費,保價金額12萬元。
這個月13號,吳先生向物流平臺發起了14箱紅酒96600元的理賠申請,卻一直沒有得到反饋。直到18號,吳先生將情況反映到12345***服務熱線后,德邦物流海口公司才聯系了吳先生。
“只賠償大概200塊錢箱體的費用,但我們不能接受。因為這個產品已經不能再做二次銷售了。那他甚至說讓我們去走法律途徑起訴,但我覺得破損的事實已經在那里,而且我們也做了保價。”吳先生說,當天德邦客服稱,需要等哈爾濱公司對損壞貨品進行清點和定損。
可是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吳先生始終沒有接到反饋,隨后記者聯系上了德邦物流海口公司。
德邦物流海口公司公共事務負責人岑先生表示,“當時這個酒到底壞了多少瓶,或者到底有沒有壞,里面有沒有問題這個事情,我們一直還在調查當中。(記者:這個調查過程我們一般是多長時間)這個不好講,客戶他自己的貨沒有得到理賠的期望值,他肯定會著急上火的,這個我們都能理解。(記者:不是,你現在已經10天了,不是說你們理解不理解的問題,你不覺得時間有點長嗎,經理)對于客戶來說,10天在時間方面稍微有點久。因為這個理賠組是面向全國的所有理賠,都是歸他們這個組管,所以可能信息量有點大。”
工作人員表示,理賠有爭議的情況下,公司內部處理時間沒有限制。因此他們無法承諾最晚解決時間,但會催促公司負責理賠的部門加快進展。
隨后,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物流行業主管部門海口市道路運輸管理處。
海口市道路運輸管理處貨運科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向德邦海口公司這邊了解相關情況的時候,我們也對此事提出處理的一個建議。客戶肯定對賠償意見不是很滿意,德邦公司繼續通過協商,提出雙方都能夠認可的一個合理的賠償意見。如果無法達成一致的話,雙方都有意愿讓我們部門介入調解的話,我們可以介入。”
采訪當天下午,記者接到德邦快遞媒體事務組工作人員的***。他們表示,已經和吳先生商量將這批紅酒先從哈爾濱運回海口。之后,雙方當面清點貨品損毀情況,協商理賠相關事宜。
德邦快遞媒體事務組工作人員劉女士表示,“從哈爾濱這邊返到海口,大概是要四五天的時間。然后到達海口以后,咱們就立刻跟客戶溝通一下,當面去鑒定一下這個貨物具體破損多少,然后我們這邊上報理賠。大概我們這邊清點完上報完以后,大概最遲一周以內,肯定是有一個最新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客戶這邊滿不滿意,我們還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看。”
“這件事情一直阻拖,都沒有去協商解決。那今天通過媒體的監督,能夠回應我們客戶的要求,我認為我還是覺得滿意,雖然說還需要時間去協商,但是畢竟事情有了進展。”吳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