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健康碼尚未實現全國互認,部分地區仍存在“一碼歸一碼”“各認各碼”的現象。為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安全有序出行和復工達產,國家將推動健康碼全國互認互通。
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通知》,通知指出,當前,部分地方仍然存在對其他地區核酸檢測結果不認可、要求重復檢測等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切實便利群眾出行,要高度重視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重要性。
通知稱,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在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的高度,將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作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關鍵小事”抓緊抓實,切實便利人員安全有序出行。
通知稱,群眾通過國務院客戶端、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各省份健康碼、核酸檢測機構網站或APP查詢到的核酸檢測結果及群眾持有的紙質核酸檢測結果,凡在當地防控政策有效時間內的(以出具報告時間為準),具有同等效力,各地在查驗時都應當予以認可,嚴禁以本地健康碼未能查詢、未在本地開展核酸檢測等為由拒絕通行,拒絕群眾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要求群眾重復進行核酸檢測。
“異地健康碼查詢結果不互認對民眾困擾極大,重復檢測也帶來了無謂的經濟和時間成本。所以必須打破數據孤島,推動核酸檢測結果等防疫數據互聯互通和統一監管。”一名從事大數據和防疫技術研發方面工作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此之前,國家有關部門已多次強調加強健康碼的全國統一管理。
2020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會同各地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方面,在各省(區、市)全面建立了“健康碼”信息跨省互認機制,升級了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防疫健康信息碼”,關聯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防疫“健康碼”信息,實現了信息共享和互通互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可“一碼通行”。
在當年12月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中,再次提及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行”。各地要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2021年1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管理與服務暫行辦法》明確,各地要嚴格健康碼功能定位,不得擴大應用范圍,切實防止“碼上加碼”。
在地方層面,盡管近期有些省市推出了異地健康碼互認的政策,但還是有許多地方并未做到這一點。上述衛健委通知的出臺,有望進一步推動長期困擾人民群眾的這一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