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如何綜合防治園林植物線蟲病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怎樣殺滅植物線蟲病害征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植物檢疫
杜絕蟲源侵入。
(2)人工措施防治
①捕殺利用人力或簡單器械,捕殺有群集性、假死性的害蟲。如傍晚敲打樹枝震落金龜子,人工摘除越冬蟲囊蟲繭。鉤殺天牛等。
②誘殺利用害蟲的趨性,設置燈光、毒餌等誘殺害蟲。如黑光燈誘蛾、黃板誘蚜、糖醋液誘蛾等。
③阻殺人為設置障礙,防止幼蟲或不善飛行的成蟲遷移擴散。
④高溫殺蟲用熱水浸種、高溫暴曬、紅外線輻射殺死種子、果品、木材中的害蟲。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或代謝物質來控制害蟲。生態安全,效果好,但防治效果較慢。主要***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還有遺傳防治、激素防治、不育技術等。
(4)化學防治
可用殺蟲劑噴殺防治。
線蟲是盆花常見的地下蠕形動物。為白色線狀的軟體蟲子,肉眼不易見到,對盆花的嫩根、嫩莖、球根、鱗莖以及插條的愈傷組織為害甚大。被害嚴重時,盆花地上部分凋萎、枯死。可采取以下***防治:
發現線蟲后,如可能應進行倒盆,全部去除舊土,或把花木根部洗凈,再重新上盆種植。可用溴甲烷、甲醛等溶液澆灌土壤熏蒸線蟲。盆花澆透水后,在盆土上蓋一層2厘米厚拌有農藥的細沙,線蟲因盆土已澆透,土中空氣不足,很快就從濕盆土中鉆入沙中呼吸,然后把沙子去掉。這樣做2~3次可以根治。
隨著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不斷發展及管理強度的增加,園林植物的養護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然而許多城市在栽種的苗木上缺乏嚴格的檢疫標準,在管理方式上重栽輕管、在病蟲害防治***以及用藥選擇等方面更是缺乏綠色環保的長效機制。綜合多年的實踐經驗,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實現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
一、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很多,各種***各有優點和局限性,單靠其中某一種措施往往不能達到防治目的,有時還會引起其它不良反應。綜合治理是一種防治方案,它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避免相互矛盾,盡量發揮有機地調和作用,保持經濟允許水平之下的防治體系。其綜合治理的原則和***如下:
1、經濟、安全、簡易、有效:這是在確定綜合治理方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包括對植物、天敵、人畜等,不致發生藥害和中毒事故。不管采用什么措施,都要考慮既節省資金,而又簡便易行,并且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協調措施,減少矛盾:化學防治常常會殺傷天敵,這就要求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盡量減少二者之間的矛盾。在使用化學藥劑時,要考慮到對天敵的影響,選擇對天敵無害或毒害較小的藥劑,通過改變施藥的時間和***,使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既防治病蟲又保護天敵的目的。
3、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各種防治措施各有長短,綜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種措施相互配合,取長補短,而不是簡單的“大混合”。化學防治具有見效快、效果好、工效高的優點,但藥效往往僅限于一時,不能長期控制病蟲,且使用不當時,容易使病菌及害蟲產生抗性、殺傷天敵、污染環境;園林技術措施防治雖有預防作用和長效性,不需額外投資,但對已發生的病蟲害則無能為力;生物防治雖有諸多優點,但當病蟲暴發成災時,也未必能見效。因此,各種措施都不是萬能的,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
4、力求兼治,化繁為簡:自然情況下,各種病蟲害往往混合發生,如果逐個防治,浪費工時,因而在化學防治時應全面考慮,適當進行藥劑搭配,選擇合適的時機,力求達到一次用藥兼治幾種病蟲害的目的。
5、要有全局觀念:綜合治理要從園林的全局出發,要考慮生態環境,以預防為主。
二、園林植物的檢疫
植物檢疫是防治病蟲草害的基本措施之一,也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有力保證。在自然情況下,病蟲害、雜草的分布雖然可以通過氣流等自然動力和自身活動擴散,不斷擴大其分布范圍,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有高山、海洋、沙漠等天然障礙的阻隔,因而病蟲害、雜草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但是,一旦借助人為因素的傳播,就可以附著在種子、苗木、接穗、插條及其它植物產品上跨越這些天然屏障,由一個地區傳到另一個地區或由一個國家傳播到另一個國家。當病原物、害蟲及雜草離開了原產地,到了一個新的地區后,原來制約病蟲草害發生發展的一些環境因素被打破,條件適宜時,就會迅速擴展蔓延,如我國的菊花白銹病、櫻花細菌性根癌病均由日本傳入,使許多園林風景區蒙難。因此為了防止危險性病蟲害及雜草的傳播,必須對植物進行檢疫。
三、園林技術措施防治
園林技術措施防治就是通過改進栽培技術措施,使環境條件不利于病蟲害的發生,而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發育,直接或間接地消滅或抑制病蟲的發生和危害。這種***不需要額外投資,而且又有預防作用,可長期控制病蟲害,因而是最基本的防治***。但這種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病蟲害大發生時必須依靠其它防治措施。
1、選育抗病蟲品種:選育抗病蟲品種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一環,不同花木品種對于病蟲害的受害程度并不一致。目前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金魚草等抗銹病的新品種,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種、抗菊花葉枯線蟲病的菊花品種、抗黑斑病及天牛危害的楊樹品種等。
2、育苗措施:園林植物上有許多病蟲害是依靠種子、苗木和其它無性繁殖材料來傳播的,因而通過一定的措施,培育無病蟲的健壯種苗,可有效地控制該類病蟲害的發生。
(1)無病蟲苗圃育苗:選取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通風透光及無病蟲危害的場所為育苗苗圃。盆播育苗時應注意盆缽、基質的消毒。如菊花、香石竹等進行扦插育苗時,對基質及時進行消毒或更換新鮮基質,則可大大提高育苗的成活率。
(2)無病株采種(芽):園林植物的許多病害是通過種苗傳播的,如仙客來病毒病是由種子傳播的,菊花白銹病是由腳芽傳播的,等等。只有從健康母株上采種(芽),才能得到無病種苗,避免或減輕該類病害的發生。
(3)組培脫毒育苗:園林植物中病毒病發生普遍而且嚴重,許多種苗都帶有病毒,利用組培技術進行脫毒處理,對于防治病毒病十分湊效。如脫毒香石竹苗、脫毒蘭花苗應用已非常成功。
3、栽培措施
(1)適地種植:所謂適地種植是指使園林植物的特性與栽植點的環境條件相適應,以保證花草樹木能夠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蟲的能力。如云杉、玉簪等耐陰植物宜栽植于陰濕地段;油松、石榴、月季等喜光植物,則宜栽植于較干燥向陽的地方。
(2)合理搭配:建園時,應避免將有共同病蟲害的樹種、花草搭配在一起。如海棠與柏屬樹種、牡丹(芍藥)與松屬樹種近距離栽植易造成海棠銹病及牡丹(芍藥)銹病的大發生;因而在園林設計時,植物的配置不僅要考慮景觀的美化效果,還應考慮病害的問題。連作往往會加重園林植物病害的發生,如溫室中香石竹多年連作時,會加重鐮刀菌枯萎病的發生,實行輪作可以減輕病害。輪作時間視具體病害而定,雞冠花褐斑病實行2年以上輪作即有效,而胞囊線蟲病則需更長。一般情況下需實行3-4年以上輪作。輪作是古老而有效的防病措施,輪作植物須為非寄主植物,這樣便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因找不到食物“饑餓”而死,從而降低病原物的數量。
4、管理措施
(1)注意園圃衛生:及時收集園圃中的病蟲害殘體、草坪的枯草層,并加以處理,深埋或燒毀。生長季節要及時摘除病、蟲枝葉,清除因病蟲或其它原因致死的植株。園藝操作過程中應避免人為傳染,如在切花、摘心、除草時要防止工具和人體對病菌的傳帶。溫室中帶有病蟲的土壤、盆缽在未處理前不可繼續使用。無土栽培時,被污染的營養液要及時清除,不得繼續使用。
(2)加強肥水管理:合理的肥水管理不僅能使植物健壯地生長,而且能增強植物的抗病蟲能力。觀賞植物應使用充分腐熟且無異味的有機肥,以免污染環境,影響觀賞。使用無機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等營養成分的配合,防止施肥過量或出現缺素癥。澆水方式、澆水量、澆水時間等都影響著病蟲害的發生。噴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容易引起部病害的發生,最好采用溝灌、滴灌或沿盆缽邊緣澆水。澆水量要適宜,澆水過多易爛根,澆水過少則易使花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出現各種生理性病害或加重侵染性病害的發生。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澆水時間最好選擇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時地降低葉片表面的濕度。
(3)改善環境條件:改善環境條件主要是指調節栽培場所的溫度和濕度,尤其是溫室栽培植物,要經常通風換氣,降低濕度,以減輕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發生。種植密度、盆花擺放密度要適宜,以利通風透光。冬季溫室的溫度要適宜,不要忽冷忽熱。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數、時間也要合理,否則,也會加劇病害的發生。
(4)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僅可以保持地力,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促進花木健壯生長,提高抗逆能力,還可以清除許多病蟲害的發源地及潛伏場所。如馬齒莧等雜草是唐菖蒲花葉病的中間寄主,鏟除雜草可以起到減輕病害的作用;扁刺蛾、黃楊尺蛾等害蟲的幼蟲、蛹或卵生活在淺土層中,通過中耕,可使其暴露于土表,便于殺死。
(5)翻土培土:結合深耕施肥,可將表土或落葉層中越冬的病菌、害蟲深翻入土。公園、綠地、苗圃等場所在冬季暫無花卉生長,最好深翻一次,這樣便可將其深埋于地下,翌年不再發生危害。此法對于防治花卉菌核病等效果較好。對于公園樹壇翻耕時要特別注意樹冠下面和根頸部附近的土層,讓覆土達到一定的厚度,使得病菌無法萌動,害蟲無法孵化或羽化。
5、球莖等器官的收獲及收后的管理
許多花卉是以球莖、鱗莖等器官越冬的,為了保障這些器官的健康貯藏,在收獲前避免大量澆水,以防含水過多造成貯藏腐爛;要在晴天收獲,挖掘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傷口;挖出后要仔細檢查,剔除有傷口、病蟲及腐爛的器官,必要時進行消毒和保鮮處理后入窖。貯窖須預先清掃消毒,通氣晾曬。貯藏期間要控制好溫濕度,窖溫一般在5℃左右,相對濕度宜在70%以下。有條件時,最好單個裝入尼龍網袋,懸掛于窖頂貯藏。
四、病蟲害的物理機械防治
利用各種簡單的器械和各種物理因素來防治病蟲害的***稱為物理機械防治。這種***既包括古老、簡單的人工捕殺,又包括近代物理新成就的應用。
(1)捕殺法:利用人工或各種簡單的器械捕捉或直接消滅害蟲的***稱捕殺法。人工捕殺適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它目標明顯易于捕捉的害蟲,如多數金龜甲、象甲的成蟲具有假死性,可在清晨或傍晚將其震落殺死。榆藍葉甲的幼蟲老熟時群集于樹皮縫、樹疤或枝杈下方化蛹,此時可人工捕殺。冬季修剪時,剪去黃刺蛾繭、蓑蛾袋囊,刮除舞毒蛾卵塊等。在生長季節也可結合園圃日常管理,人工捏殺卷葉蛾蟲苞、摘除蟲卵、捕捉天牛成蟲等。
(2)阻隔法:根據害蟲的活動習性,人為設置各種障礙,切斷病蟲害的侵害途徑,這種***稱為阻隔法,也叫障礙物法。如對有上、下樹習性的幼蟲可在樹干上涂毒環或涂膠環,阻隔和觸殺幼蟲;早春在樹干基部綁扎塑料薄膜環,可以有效地阻隔草履蚧、棗尺蠖上樹危害或產卵;在溫室及各種塑料拱棚內,可采用40-60目的紗網覆罩,不僅可以隔絕蚜蟲、葉蟬、粉虱、薊馬、斑潛蠅等害蟲的危害,還能有效地減輕病毒病的侵染。
(3)誘殺法:利用害蟲的趨性,人為設置器械或餌物來誘殺害蟲的***,利用此法還可以預測害蟲的發生動態。如燈光誘殺即利用害蟲對燈光的趨性,人為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納米汞燈等來誘殺害蟲;食物誘殺即利用害蟲的趨化性,在其所喜歡的食物中摻入適量毒劑來誘殺害蟲。
(4)高溫處理法: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蟲對熱有一定的忍耐性,超過限度生物就會死亡。害蟲和病菌對高溫的忍受力都較差,因此通過提高溫度來殺死病菌或害蟲的***稱為高溫處理法,也稱熱處理法。在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中,熱處理有干熱和濕熱兩種。
五、病蟲害的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及其代謝物質來控制病蟲害稱為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特點是對人、畜、植物安全,害蟲不產生抗性,天敵來源廣,且有長期抑***用。但往往局限于某一蟲期,作用慢、成本高、人工培養及使用技術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必須與其它防治措施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生物防治可分為: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病等。
六、病蟲害的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指用各種有毒的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雜草等有害生物的一種***。化學防治具有快速高效、使用***簡單、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大面積機械化操作等優點;但也具有容易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境,殺傷天敵,引起次要害蟲再猖獗,并且長期使用同一種農藥,可使某些害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等缺點。當病蟲害大發生時,化學防治可能是惟一的有效***。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化學防治仍然占重要地位。至于化學防治的缺點可通過發展選擇性強、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以及通過改變施藥方式、減少用藥次數等措施逐步駕解決,同時還要與其它防治***相結合,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化學防治的優越性,減少其毒副作用
今天讓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看下面的內容讓你清清楚楚!
農業措施
選用無蟲土育苗。移栽時剔除帶蟲苗或將“根瘤”去掉。
清除帶蟲殘體,壓低蟲口密度,帶蟲根曬干后應燒毀。
深翻土壤。將表土翻至25厘米以下,可減輕蟲害發生。
輪作防蟲。線蟲發生多的田塊,改種抗(耐)蟲作物如禾木科、蔥、蒜、韭菜、辣椒、甘藍、菜花等或種植水生蔬菜,可減輕線蟲的發生。
高(低)溫抑蟲。利用夏季高溫休閑季節,起壟灌水覆地膜,密閉棚室兩周。利用冬季低溫凍垡等可抑制線蟲發生。
化學藥劑防治
防治藥劑如噻唑磷、阿維菌素等。
微生物防治
我們要增施一些防治線蟲型生物肥(比如,含有蘇云金芽孢桿菌、淡紫紫孢菌等),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有效預防線蟲的發生,增強長勢,減輕根結線蟲的危害。
電防治法
采用物理植保技術可以有效預防植物全生育期病蟲害,其中根結線蟲病可采用土壤電消毒法或土壤電處理技術進行防治。根結線蟲對電流和電壓耐性弱,采用3DT系列土壤連作障礙電處理機在土壤中施加DC30-800伏、電流超過50A/㎡就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根結線蟲。
推薦使用無線爽產品
絕大多數園林樹木,在其一生中都可能遭受病蟲的危害,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死亡。所以,病蟲害防治是園林樹木養護管理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措施;是一項鞏固和提高城市社區園林綠化成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采取慎重的科學態度,對癥下藥,綜合防治,以保證樹木不受或少受病蟲危害;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減少農藥污染。達到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一、植物檢疫法
植物檢疫是國家或地方行政機關通過頒布法規禁止或限制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進行危害性極大的害蟲、病菌、雜草等隨著種子、苗木及其植物產品在引進、輸出中傳播蔓延,對已傳入的要就地封銷和消滅,是病蟲害綜合防治的一項重要措施。
二、栽培管理法
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適宜的環境條件,栽培管理法是通過改變栽培技術措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的***。例如,選用抗病蟲品種,合理的水肥管理,實行輪作和植物合理配置,及時清除病葉及蟲枝,消滅病原和蟲原等措施。
圖5-1 病蟲害防治(殺蟲燈)
三、物理機械和引誘劑法
物理機械防治法是根據某些害蟲的生活習性,應用光、電、輻射等物理的手段來防治害蟲。例如,高溫處理防治土壤中的根結線蟲,黑光燈誘殺鱗翅目成蟲,微波輻射防治蛀干害蟲,設置塑料環防治草履蚧、松毛蟲等。引誘劑誘殺美國白蛾,餌木誘殺雙條杉天牛等。利用殺蟲燈防治病蟲害如圖5-1所示。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來控制病蟲害的***。主要有以蟲治蟲,例如,螳螂捕食尺蠖;微生物治蟲或治病,例如,利用蘇云金桿菌防治黃刺蛾;以鳥治蟲,例如,采用保護和招引食蟲鳥類來防治害蟲等。
保護和利用病蟲害的天敵是生物防治的重要***之一。主要天敵有滅敵昆蟲、微生物和鳥類等。滅敵昆蟲分寄生性和捕食性兩類。寄生性天敵主要有赤眼蜂、跳小蜂、姬蜂、腫腿蜂等。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螳螂、草蛉、瓢蟲、蝽象等。
五、化學防治
當害蟲大面積發生時可使用化學藥劑壓低蟲口密度。在使用化學藥劑時盡量選用低毒、高效、無污染的種類。
使用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時,要根據病蟲的發生時期、發生量、發生規律,選用適當的藥劑和合理的防治時期,采用正確的施藥***和使用濃度,才能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利用打藥泵打藥和打孔注藥防治病蟲害如圖5-2和圖5-3所示。
圖5-2 病蟲害防治(打藥泵打藥)
圖5-3 病蟲害防治(打孔注藥)
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