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煮雞蛋幾分鐘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煮雞蛋幾分鐘熟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按照你的需要,合理煮蛋的時間
煮雞蛋有學問
1、雞蛋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煮出來的雞蛋就不會爆裂。
2、雞蛋煮熟以后,一定要拿出來,用水沖到表面摸起來不燙手為好,用水沖過的雞蛋容易剝殼。
煮雞蛋不同的煮沸時間,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于人體攝取營養。
雞蛋一直有著“全營養食品”的美稱,它的營養十分豐富,營養價值很高,價格還便宜,因此頗受人們的喜愛。雞蛋的做法非常的多,而其中最常見且最受人們歡迎的就是煮雞蛋了。因為煮雞蛋的做法非常簡單,還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蛋的營養,所以很多人早餐的時候都喜歡煮上一兩個雞蛋吃,簡單美味又營養。
但是煮雞蛋,有人喜歡吃全熟的,有人喜歡吃溏心的,如何把握煮雞蛋的時間呢?于是閑的發慌的我做了一個實驗,準備了15顆雞蛋,分別煮了1分鐘到15分鐘。通過實驗我發現,這煮雞蛋差一分鐘都不行,形態完全不一樣。
實驗發現,煮1-2分鐘的雞蛋,蛋清還無法凝固,是完全不成型的。而煮3-5分鐘的雞蛋,蛋清就逐漸凝固了,不過中間的蛋黃還是流動的。煮6-10分鐘之后,蛋黃就慢慢開始凝固了,這時候的蛋白也是很嫩的。煮10-15分鐘的雞蛋就完全熟了,而且蛋白和蛋黃都開始變硬。
可以發現,就算只差一分鐘,雞蛋的形態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時間,這樣才能煮出自己最喜歡的口感和味道。比如愛吃溏心蛋的朋友,最好煮5分鐘左右,而喜歡吃全熟的,則煮10分鐘以上。
雖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有人愛吃全熟的,有人愛吃溏心的,但是全熟雞蛋從安全性發面考慮是更好的。因為雞蛋是一種容易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沒有完全凝固的雞蛋,比如溏心蛋,意味著沒有達到殺菌溫度。所以說,愛吃溏心蛋的朋友,在購買雞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量有保證、新鮮的雞蛋才行。
而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可能煮6-10分鐘的雞蛋會更符合我們的口味。因為這個時候的雞蛋蛋清和蛋黃都是很嫩的,能更好的兼顧口感和營養。
還有,大家煮雞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冷水下鍋煮,讓雞蛋和水一起升溫,這樣雞蛋不容易被煮破。注意上面所說的時間都是水開之后的時間哦。還有煮雞蛋的時候可以加上點食鹽和白醋,這樣有利于軟化蛋殼,煮好的雞蛋會更好剝殼。
涼水煮8分鐘左右,或者煮沸的狀態保持4-6分鐘左右是最佳時間。
煮6分鐘——此時,蛋清可以凝固,但蛋黃并沒有完全凝固,中心處還有可以流動的溏心。
這時雞蛋的抗營養物質(生物素結合蛋白、卵抑制劑)被破壞,營養素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只不過未必能充分將沙門氏菌殺滅。
煮8分鐘:——蛋清早已凝固,蛋黃也微微凝固,顏色金黃。此時,抗營養物質被破壞,也能將沙門氏菌控制在安全范圍,且營養保留較完整,可以說“三全其美”。
這個狀態的雞蛋老少皆宜,值得推薦。
煮10分鐘——蛋黃中蛋白質繼續變性,吃起來會有些干噎,顏色從金黃變為淡黃。
此時,雞蛋中的維生素E、歐米伽3脂肪酸可能有一定的氧化損失。
煮12分鐘:
煮的時間太長,蛋白質變性嚴重,蛋黃干硬噎人,不僅口感下降,而且營養損失加重,甚至會產生對健康不利的硫化亞鐵黑膜。
一般雞蛋煮3分鐘蛋清就已經全熟了,而蛋黃剛剛準備熟,有一點溏心的感覺,而雞蛋煮5分鐘蛋清不僅熟了而且鮮嫩,蛋黃也熟了,并且口感不會太老,這個時候的雞蛋不僅熟了而且容易消化,并且鮮嫩,一般雞蛋煮不要超過十分鐘都非常營養,而且口感好,容易消化。
煮雞蛋是雞蛋加工方式中營養保留最好的一種形式,煮多長時間確實是挺有講究的,如果直接吃生雞蛋,蛋清里有蛋白酶抑制劑,會降低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也有生物素結合蛋白,阻止維生素的吸收率,只要蛋清煮到了凝固,雞蛋中的抗營養物質就被清除的比較多了,蛋白質、維生素的吸收率可以達到滿意的水平。雞蛋煮的也不是越老越好,煮的太老也會增加營養素的損失和脂肪的氧化,脂肪氧化之后對心腦血管是有危害的。還要考慮食品衛生,雞蛋殼上面有沙門氏菌,一般來講要煮8-10分鐘才能充分地殺菌,吃的要安全,所以綜合考慮營養、安全還有美味三方面,建議把雞蛋煮到蛋黃比較柔軟凝固的狀態就可以。操作上可以先把雞蛋放在冷水里,大火煮開水之后馬上轉到最小火,4-5分鐘之后再把火關掉,用余熱把雞蛋悶熟,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柔嫩,蛋黃滋潤,吃起來最美味。
關于煮雞蛋幾分鐘和煮雞蛋幾分鐘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