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說,向寂靜處走七步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佛菩薩修行住世之地是最殊勝的寂靜處,也就是所說的圣地。這些道場是佛菩薩經過觀察緣起選擇的地方,加上往昔尊者及古師大德們在這些地方長久的精進修行,功德圓滿,
這些地方就具足了殊勝的加持力,如今來到圣地得到的加持就如同圣者親臨一般。
幅員遼闊的中國土地上,七座人人耳熟能詳的佛教名山道場,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貴州梵凈山、云南雞足山和陜西終南山,統攝了大乘佛法的主要意旨,千年來,在峻嶺間,在云霧里,寫出天成美景之外的另一篇章。
以菩薩應機化身示現而聞名的每一座名山道場,都有其法音流轉的因緣,寺宇重重的山城中,大自建筑,小至書畫楹聯,細細的描繪出菩薩四攝六度的心念。
讓悲、智、愿、行的成佛之因,不僅矗立在廣大的土地上,更在人心中扎根。
智慧之旅:悟文殊五智感悟自在人生
“帝王將相朝拜地,宗宿神仙修煉天。靈鷲和諧白鶴騰,華夏兒女興家邦。”五臺山,別稱清涼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為中國佛教七大名勝之首。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羅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故,朝禮五臺山,當以五臺最殊勝之五寺、五峰、五洞為核心,融素食養生、朝圣祈愿、學習交流為一體,悟文殊五智,感悟無上加持。于中西南北中五臺朝禮聰明文殊,智慧文殊,獅子吼文殊,無垢文殊,孺童文殊,體悟菩薩般若五智。愿具足文殊菩薩之大智,揮智慧寶劍,斬斷一切煩惱絲,圓融自在。
大愿之旅:大愿孝親消業祈福福壽廣增延
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千姿百態的群峰,宛如蓮花,素稱“蓮花佛國”。地藏菩薩被稱為大愿菩薩,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心不僅感動教導了無數佛子,亦使九華山成為發愿許愿非常靈驗的圣地。朝圣九華山愿求地藏菩薩加持,消災延壽、超度冤親債主、利益親人眷屬等善愿;學習地藏菩薩的大愿孝親精神,建立快樂、自在、圓滿的人生。
故,朝禮九華山,當以瞻仰99米地藏圣像,了解佛教歷史、地藏菩薩信仰以及欣賞各式雕像字畫文化長廊;三步一拜99階地藏殿;朝九華山“四大叢林”之首祇園寺、開山祖寺化城寺、供奉9.19米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寶殿、古拜經臺、天臺寺等9大禪寺;禮中國佛教歷史上首尊比丘尼全身肉身舍利—仁義師太、百歲宮明代“應身菩薩”無暇禪師、肉身寶殿金地藏真身3大肉身為核心,融全程素食、寺院早課、三步一拜、祈福超度法會、共修交流為一體的深度朝圣游學。
慈悲之旅:大慈大悲圓滿祈福游學
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觀音誕念佛、誦經、持咒、放生、朝圣尤為殊勝,具大功德。
故,朝禮普陀山,當以寧波阿育王寺、普陀山三大寺、洛迦山行程為核心。先瞻仰阿育王寺殊勝之釋迦牟尼佛舍利,后朝禮觀音菩薩行修圣跡三寺一佛、二沙四古洞。學習觀音菩薩之慈悲,廣行布施,饒益眾生;在梵音海潮中體悟觀音菩薩之自在,照見五蘊皆空,心無掛礙;累積福慧,提升修行境界;祈福情感、子女美滿。
大行之旅:品學川派素食精進行愿圓滿褔慧
峨眉山位于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為普賢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形像總是身騎六牙白象,作為愿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征。朝圣峨眉山主要為祈求普賢菩薩的加持,圓滿世間善愿,累積往生西方凈土之資糧;學習普賢菩薩的大行,以十大愿王解行觀音之慈悲、地藏之大愿、文殊之大智。
故,朝禮峨眉山,可以峨眉仙境、普賢菩薩主寺、樂山大佛與成都文殊院為核心,融蜀川特色素食品學、朝圣祈愿、行修學習于一體。到文殊院領略蜀川文化、寺院素齋人間美味;在大佛禪院感受禪意悠然;上金頂觀云海佛光、朝禮十面普賢;訪清音閣與靈猴同戲……
拈花之旅:問禪迦葉尊者獲無上加持
佛教圣地云南雞足山位于大理境內,因山勢形如雞足而得名。其之所以享有如此盛名,是與傳說中它是釋迦牟尼大弟子迦葉的講經道場有關。雞足山頂峰天柱峰西南天然絕壁華首門被佛教徒稱為“中華第一門”,據說迦葉在此守衣入定,等待彌勒佛降生后將佛祖的衣缽傳授于他。
雞足山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繼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國仍有增修。其中最負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近代高僧虛云和尚得到慈禧資助而建蓋的,光緒皇帝賜名為“護國祝圣禪寺”。朝禮雞足山,除了領略古剎風情之外,雞足山“奇景”勘稱當世一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贊嘆說:“此不特首雞山,實首海內耳。
祖庭之旅:探秘隱士文化朝禮佛教六大宗派祖庭
終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朝圣終南山,除了探秘中國源遠流長隱士文化之外,便是參訪擁有豐厚佛教文化底蘊的西安市名剎古寺了。西安佛教對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的佛教都有重大影響,許多國家的僧人和佛教徒經常來西安的佛教寺院朝拜和交流。
除此之外,寶雞市的法門寺,因供奉佛指舍利而成為世界佛教信徒心中的第一圣地。故,行程可以瞻仰法門寺佛指骨舍利、朝圣佛教六大祖庭為核心,融素食養生、朝圣祈愿、學習交流為一體,探尋歷代高僧大德隱修之茅棚、洞窟,感受天地之靈氣,領悟佛法之宏博。
包容之旅:古佛道場悟彌勒菩薩之自在
凈山是華夏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山名,亦是從“梵天凈土”點化而來。梵凈山的聞名與開發均起源于佛教,遍及梵凈山區的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龐大寺廟群,奠定了梵凈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佛教文化為蒼蒼茫茫的梵凈山披上一層肅穆而神奇的色彩。
朝禮梵凈山除了領略其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與層出不窮的奇觀之外,作為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亦是有著獨特的風范。其中,我們除了要學習彌勒菩薩的“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和樂精神之外,還有他的“自在”以及“忍耐”精神皆為世人所傳頌。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于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