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汽車自駕游》2020年4月刊。
撰文、攝影_沙鷗
從漳河之畔的上黨盆地到汾水之濱的臨汾谷地,一條青蘭高速(G22)橫穿晉南,結束了過去翻山越嶺的歷史。車行其間,和煦的陽光撫摸著大地山梁,大道通衢,滿目春光。
駛至林州,兩列高聳的青山平行著蜿蜒開去,縱貫南北。小河像綠色的飄帶,靜靜地流淌。一架美麗的橋梁橫亙在兩岸,太行大峽谷便到了。從華北平原拔地而起的太行山,平均海拔1200米,素有“八百里太行八百里景”的說法,而太行大峽谷正是其中最美的一段“畫廊”。滄海桑田,大約在1.3億至1.7億年前,太行大峽谷還是一片淺海區(qū)域,由于劇烈的地殼變動,板塊擠壓,地形隆裂,這里形成了罕見的丹霞地貌與巖溶地貌銜接區(qū)。后來,經(jīng)過億萬年的沖刷風化,最終形成了如今雄渾壯闊的深峽幽谷、斧劈刀削的斷崖絕壁、清澈如鏡的高峽平湖。
在峽谷中游蕩了半日,下午落腳在了石板巖鎮(zhèn)的石板房農(nóng)家院里。石板房是用石頭當磚瓦建成的,在南太行山區(qū),男子幾乎人人都是石匠,他們就地取材,選好片層巖石,往巖紋四周打進鋼釬,插入鐵棍,撬起了一丈長、三尺寬、一寸厚的石板。蓋房時,將石板吊上屋頂,最后在屋脊上和石板塊之間的銜接處平放上小石板,一座石板房便完成了。
神龍灣,一山放過一山攔縱貫華北大地的太行山脈是我國地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重要分界線,其東西兩側地勢迥然不同,連接山西高原的西側山勢較為平緩,而瀕臨華北平原的東側山勢則較為險峻。沿著曲折的山路,駛出太行大峽谷,進入山西的第一站便來到了長治市平順縣的神龍灣村。神龍灣村也叫“穽底村”,坐落在太行山深處的谷底,因四周絕壁環(huán)抱,其形如井而得名。平日里谷中白云游蕩,奇峰時隱時現(xiàn),變化無常,所以這里又被當?shù)厝朔Q為“白云谷”。山雨欲來時,山洞、山縫盡冒霧氣,煙霧匯集絕壁之間,形成長長的云帶,給奇山秀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站在高處俯視,白色的云海里兀立著墨綠色山巒,使人神魂顛倒。
掛壁公路,南太行奇觀在過去,被群山封住出路的神龍灣村是鮮為人知的窮鄉(xiāng)僻壤,山高、坡陡、溝深、地瘠、路彎、石頭多,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人們世代過著貧困而艱苦的生活。為方便出行,村民們曾在高約百丈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了一段羊腸小道。這是一段幾乎直上直下的石梯,攀爬時異常費力,人會發(fā)出“哈嘍、哈嘍”的喘息聲,因此被人們形象地命名為“哈樓梯”。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民決心一定要修通穿越山區(qū)的掛壁公路。一錘錘下去,一聲聲鑿響。一條全長1526米的神龍灣掛壁公路,他們鑿了整整十五年。從那以后,七八個小時的山路被縮短到五十分鐘,神龍灣這個被大山圍困了數(shù)百年的小村終于連接了外面的世界。
掛壁公路
南太行比較有名的七條掛壁公路分別是:山西平順的虹梯關掛壁公路、神龍灣掛壁公路;山西陵川的陳家園掛壁公路、昆山掛壁公路、錫崖溝掛壁公路;河南輝縣的郭亮掛壁公路和回龍村掛壁公路。
洪洞大槐樹,延續(xù)六百多年的鄉(xiāng)愁到大槐樹尋根去!沿著青蘭高速從長治駛向臨汾市洪洞縣。在公路旁遠遠的半山腰上,十幾米高石砌的白色大字寫著“華人故里,老家洪洞”。我的耳畔仿佛又響起京劇的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
你去一個地方,當?shù)厝艘话銜f歡迎來我家,但到了洪洞縣大槐樹,人們說的卻是:“歡迎回家。”從明洪武三年至永樂十五年,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在洪洞大槐樹下就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官方移民數(shù)十次。經(jīng)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徙,繁衍生息,如今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早已在人們心中深深扎下了認祖歸宗之根。
廣勝寺:人工自然,滋味深長“我們夜宿廊下,仰首靜觀檐底黑影,看涼月出沒云底,星斗時現(xiàn)時隱,人工自然,悠然融合入夢,滋味深長。”——《晉汾古建筑預查記略》。作別大槐樹,在離開洪洞縣之前,還要去探訪一處古剎——廣勝寺,那里也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尋訪山西古建所到達的最南處。
廣勝寺由上寺、下寺和水神廟組成。除了上寺的飛虹塔和大雄寶殿為明代重新修建之外,其余主要建筑均保留著元代建筑風格。從15公里外的洪洞縣城來到廣勝寺,綠樹環(huán)繞之間,一股涼爽清新的空氣便撲面而來,一池碧綠中怒放地霍泉、直指藍天的飛虹寶塔、滿山的蒼松翠柏,共同組成了汾河谷地上不可多得的一處清涼世界。
壺口瀑布如雷貫耳離開洪洞縣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壺口瀑布,車行青蘭高速,一座座大橋高高架起,使我們迅速地駛過眼前的千溝萬壑,在經(jīng)過一個長下坡之后,我們來到了晉陜大峽谷的咽喉——壺口。放眼望去,兩岸群山聳峙,一條數(shù)百米寬的金黃色的河流,浩浩蕩蕩地從天際間呼嘯而來。到了眼前的逼仄處,河面以極快的速度收攏,裹挾著泥沙,如一條有力的巨龍,又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而下,一頭扎入了懸崖下的深潭。
公路檔案:青蘭高速(G22)公路概況青蘭高速山西段全長約350公里,東起長治市,西至臨汾市。全線按雙向四車道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為100公里/小時。
線路特點青蘭高速山西段東西穿越南太行山區(qū),沿途陡坡、橋梁、彎道較多,地質、水文等情況相對復雜。
景觀看點青蘭高速山西段把太行山的旅游景區(qū)與黃河沿線的旅游景區(qū)串聯(lián)成線,沿途神龍灣掛壁公路、平順通天峽風景區(qū)、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古縣牡丹文化旅游區(qū)、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廣勝寺、壺口瀑布等都是不可錯過的旅行目的地。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于原創(chuàng)作者,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chuàng)作者版權,該篇只采用小圖示意,
歡迎關注《汽車自駕游》雜志刊載的全文、美圖及地圖。
更多自駕游資訊與交流,請關注頭條號“汽車自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