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山密林里,虎是百獸之王,豹異常兇猛,然而在虎豹之間還有一種神秘的猛獸,那就是彪。彪,在文化典籍中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然而虎豹都是大家熟悉的動物,彪?yún)s始終保持神秘感。
彪,似虎非虎,比豹子還要兇猛,能夠獵殺比自身大許多的動物。據(jù)說,彪與虎有著密切的關系,神出鬼沒,還能夠打敗老虎,是老虎的“世敵”。那么,彪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
現(xiàn)身:神秘的亞洲金貓頻頻出現(xiàn)??貢嘎雪山亞洲金貓棲息于熱帶與亞熱帶地區(qū),常綠闊葉林、混合常綠山地林是它們的樂園。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和中國,在中國的四川、云南、廣西、廣東、***等地都有分布。
亞洲金貓藏身山林之中,十分神秘,但近年來也頻頻現(xiàn)身。
2021年3月,亞洲金貓現(xiàn)身四川貢嘎山,在樹影斑駁的林中,昂首闊步,敏捷地奔走而過。
此外,2021年1月,云南高黎貢山再次拍到亞洲金貓;2018年7月,貢山自然保護區(qū)也曾拍到亞洲金貓的健美身姿。
2018年8月,四川白玉縣首次拍攝到亞洲金貓,在四處尋找獵物。
傳聞中神秘的猛獸“彪”——亞洲金貓頻頻現(xiàn)身,在多地被拍到,進入大眾的視野。
傳聞:彪是虎的第三子,被遺棄,能咬斷老虎脖子??民間傳聞,彪與虎有親緣關系,因為彪是老虎所生,卻又與老虎不一樣。在《癸辛雜識》里有記載:“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獷惡,能食虎子也。”
通常,母老虎一胎生2仔,在極少數(shù)的情況下會一胎產(chǎn)3仔。在動物的世界里,沒有“多子多福”,多子是一種負擔。
一只單身母老虎,一年大約需要吃肉1000多公斤,如果養(yǎng)育兩只幼崽,一年就需要近3000公斤的食物。就算身為老虎,捕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再說了,每一只成年老虎都會占山為王,在自己的領地內(nèi)捕食,不讓別的老虎來掠奪,也沒法去掠奪別人的。資源有限,母老虎同時養(yǎng)育兩只幼崽,已經(jīng)是極限,沒有能力去養(yǎng)育第三只幼崽了。
如果母老虎一胎生下3仔,會選擇將瘦小的第三子遺棄。據(jù)統(tǒng)計,幼虎一歲內(nèi)死亡率達45%左右。有母老虎養(yǎng)育的幼虎尚且難以生存,更何況本就瘦弱的小老虎,被母親遺棄了,失去庇護,注定難以生存。
被遺棄的小老虎要么死,成為掠食動物的腹中餐,要么頑強生存下去,變得異常兇猛,長大成了彪。
彪打小就得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中討生活,什么都吃,也不得不學會了爬樹、攀藤、飛山、越澗的技巧,鍛煉出更敏捷的身手,性情也變得更彪悍、狠辣。
吃盡了苦頭的彪長大后,對拋棄自己的母親,以及兄弟姐妹心懷怨恨,將老虎視為勁敵,只要有機會就將其獵殺。在廣西流傳著一種說法,彪能夠跳上老虎的頸背,并迅速將其頸部咬斷。
形態(tài):額頭沒有“王”字花紋,叫聲像獅吼??在傳說中,彪雖然是老虎所生,但是外形卻與老虎不同。
第一,體型上的差異,也許打從娘胎里,彪就營養(yǎng)不良,出生后更是孱弱瘦小,不如同類強壯。
第二,體色上也不同,彪的額頭上,沒有威風凜凜的“王”字形花紋;面部有黃、白、黑色的花紋;身體上的毛發(fā)金黃,沒有黑紋。因此,彪又被稱為“黃金虎”。
長大后的彪,還是沒有成年的老虎體型大,顏值也沒有老虎高,但是性情比百獸之王更為兇悍,無論何時都帶著一股子“不怕死”的狠勁。
彪長了一條長長的尾巴,配合著四肢,攀爬能力與彈跳能力都非常不錯;彪還長了鋒利的牙齒,使得它能夠跳到獵物身上,同時用利齒切斷獵物脖頸。
彪的叫聲似狼嚎,也像獅吼,常常能夠威懾對手。彪是酷冷兇殘,在戰(zhàn)斗中絕不會認輸逃跑,哪怕戰(zhàn)斗到死。毛可破、骨可斷,但是戰(zhàn)斗不能輸。在這一點上,頗有“平頭哥”的風范。
歷史:明清官服上繡有彪,區(qū)別于虎??盡管“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的傳說人盡皆知,但在人們心目中,虎與彪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在傳說中,彪是殘酷冷血的,但人們賦予了彪正面的象征。
漢揚雄《法言?君子》中,彪”用于形容人魁梧;在《太玄·文》中也稱“炳如彪如,尚文昭如”用彪文、彪章來形容一個人的文采,就是稱贊他文采好。
古代官員的官服上繡花紋,文官繡禽,武官繡獸,武將一般會在補子上繡一些猛獸。彪,還被繡于古代武官的官服上,寄予著武官“戰(zhàn)無不勝”的希望。
在明清官服補子序列中,武官四品官服的補子圖案是虎,位居麒麟、狻猊、豹子之后。六品的才是彪,還排在五品的熊之后。由此可見,彪是區(qū)別與虎的,比虎小,排位也在虎的后面。
此外,在《唐國史補》中記載“劍圣”裴旻射虎的故事,也說明了彪似虎而非虎,裴旻能射殺彪,卻無法射殺虎。
原型:科學家認為彪是金貓,不能戰(zhàn)勝老虎從民間傳說與歷史記載看,神秘猛獸彪的原型,應該是一種毛色金黃,尾巴很長的貓科動物。經(jīng)過科學家研究對比,在動物界中,亞洲金貓最為符合彪的描述。
亞洲金貓渾身以棕黃色為主,點綴著花紋,體重大約10-15公斤。口內(nèi)兩枚犬牙猶如兩把匕首,是獵食的有力武器。
亞洲金貓聽力很好,能聽到微小的聲音;身手靈敏,捕食時速度如閃電,不懼怕任何動物。在它的菜單上,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無所不吃,還獵殺比自己大許多的小鹿和野羊。
亞洲金貓的戰(zhàn)斗力有多強?在婆羅洲有人目睹金貓獵殺云豹,說它比豹子兇猛得多;1884年,博物學家Sterndale記錄到,一只金貓對巨大的獵犬對峙,毫不畏懼。
盡管如此,亞洲金貓真的能夠,輕松跳到老虎的背上,咬斷老虎的脖子嗎?
據(jù)了解,亞洲金貓頭骨結實,四肢靈活,各個身體部位的結構協(xié)調(diào)完美,使它更具有力量,說明亞洲金貓有能力制服比自己大許多的獵物。
但亞洲金貓這一項能力,只能適應于食草動物,面對威猛的老虎時,基本不可能戰(zhàn)勝,除非老虎變病貓。
亞洲金貓不僅體型比老虎小,戰(zhàn)斗力也比不過老虎,所以說彪能跳老虎身上,咬斷老虎脖子的傳言,是夸張之談。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森林與人類、探索發(fā)現(xiàn)、四川觀察、瀟湘晨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