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商韜略程錦
一眾影廳中,IMAX廳最為吸引人。
巨大的屏幕、清晰的畫面、立體音效,都給觀眾帶來極強的沉浸感,觀影效果相比普通影廳高出幾個level,可以說IMAX代表了當今大眾觀影的最高享受。
即使IMAX的價格比普通影票貴出幾倍,依然有不少忠實的擁躉,這家發展50余年的品牌,時至今日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2001年,中國第一家IMAX影院落戶上海,從《阿凡達》開始,中國影迷第一次被巨幕+3D的效果深深震撼,IMAX的中國之路從此打開。
IMAX不只有屏幕,還有其他技術,這是其在中國擁有稱之為壟斷地位的原因。
IMAX最大的不同,是建立了從前期攝制,后期***到放映環境的一整套流程標準。IMAX也是一家好萊塢和國內導演們影片的前期***中唯一參與的公司,導演還會為IMAX設計和創造獨身定制的場景。
2008年開始,膠片IMAX被數字IMAX放映系統取代,IMAX聯合巴可、柯達開發了激光IMAX放映技術,觀影體驗遠遠強于普通銀幕,IMAX給觀眾提供了極為優質的體驗,用技術獲得了人心。
與此同時,IMAX也與不少院線達成結盟。萬達院線就是IMAX在中國最早的院線重要合作伙伴之一,曾于2007年在東莞開設了第一家萬達IMAX影院。
得益于優質內容體驗、本土化戰略等優勢,2010年以后,IMAX在中國迎來了黃金時代。
根據IMAXCorporation財報顯示,2015年IMAXCorporation先后輸出了44部IMAX影片,全球總票房達10億美元,較2014年增長了31%,同時也明顯高于全球電影總票房增長率即10%。
目前,中國已經當之無愧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并且在票房、銀幕數、觀影人次等方面成為全球增速第一的市場,但中國一直走不出IMAX,雖然近年來也有對標IMAX的中國巨幕,但論技術體驗遠不如IMAX,這是為何?
第一,跟IMAX對外實行技術封鎖有關,其擁有IMAX銀幕所有的專利,也堅持在公司本國生產銀幕,在3D電影開始興起的那幾年,機器的調試都有專利技術,完全不允許中國人介入。
第二,IMAX設備成本極為高昂,IMAX一個廳的造價都是千萬級別,放映設備甚至比中國巨幕高出一倍,相對于IMAX,從前期、***到放映一整套流程的成本來說,中國巨幕造價只有IMAX的十分之一,這也是其比不上IMAX的原因。
放眼未來,中國是不是有可能擁有在體驗感上對標IMAX的企業?
答案是可能的。在分辨率、沉浸感上,目前國內已經有了不少樣本。
比如納德光學用索尼屏做出來的產品,GOOVIS移動3D影院,其專門觀影的3D效果已經比很多電影院效果更好;
華為推出的HUAWEIVR2,雙眼達到目前業界領先的3K分辨率,可以感受到置身于現場的逼真現實感。華為還在2018年與IMAX達成了官方戰略合作,推出了國內首款符合IMAX觀影標準的VR產品。
再如視頻平臺愛奇藝推出的VR設備奇遇2S,本就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優勢,再加上其專屬的IQUT標準,未來超過IMAX也并非全無可能。
總的來看,如何滿足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提供創新服務依然是影廳之間的競爭力,IMAX這個品牌已經將近50年,IMAX未來還能講出什么新故事?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