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蘭楊萍通訊員郁興超
在全省上下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群眾有感、可示范推廣的標志性成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之際,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頒獎儀式暨第六屆浙江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開幕式,于5月6日在杭州舉行。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副省長成岳沖宣讀省委書記袁家軍對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批示和省***表彰決定,省委副秘書長胡慶國、省***副秘書長陳廣勝參加會議。
會議分別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社科聯主席盛世豪,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郭華巍主持。
袁家軍在批示中充分肯定近年來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勉勵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切實擔負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職責使命,加快構建具有鮮明浙江辨識度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高水平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強省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王綱部長在講話中鮮明指出了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所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思想富礦”、“實踐富礦”和“精神富礦”,并圍繞“如何扛起守好紅色根脈、引領社會思潮的新擔當”,“如何書寫解碼浙江蝶變的大文章”,“如何當好回應時代之問、人民之問的答卷人”,“如何拿出抬升浙江學術地位的新打法”,“如何發出中國故事、浙江故事的好聲音”等5個問題,對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出了科學部署。他強調,全省社科界要以更加堅定的自信和行動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在“高原”之上筑“高峰”、于“先行”之中當“先鋒”。
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獎項數量由上一屆的200項增加到300項,首次設立青年獎。此次共有一等獎59項、二等獎181項、青年獎60項。
頒獎儀式上,浙江大學何蓮珍教授、杭州師范大學陳禮珍教授作為獲獎代表上臺發言,表示作為新時期浙江社科學者,要繼續堅持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切實按照“真”“情”“實”“意”四字總要求,聚焦打造“重要窗口”哲學社會科學標志性成果,堅決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扛起述學立論、建言獻策的使命與擔當。
頒獎儀式后,會議還舉辦了題為“走向共同富裕:浙江的實踐與創新”的第六屆浙江省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主論壇。
來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洋,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郁建興等4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分別作主旨演講。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總書記、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省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范引領者的重大戰略任務。
對全省社科工作者而言,要著力研究破解實現共同富裕的制約因素。從造成地區、城鄉和收入差距的制度根源著手,有效補償并矯正既有制度性因素對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牽絆和制約,探索一批共富機制性制度性創新模式,推動發展型制度政策加快向共富型制度政策躍升轉變。
要以思想理論創新引領變革性實踐。充分發揮思想引領理論先行作用,深刻闡明高質量發展話語體系和共同富裕話語體系的內在邏輯,加強共同富裕理論闡釋和思想引導,推動浙江成為踐行共同富裕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標桿之地。要更加注重實現精神富有推進文化先行。
要高水平推進社科強省建設,著力打造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區相適應的新時代文化高地,切實扛起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的使命職責。
會上,來自省內外的30余名專家學者還圍繞“共同富裕與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建設”“共同富裕與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共同富裕與數字化改革”“共同富裕的地方創新實踐”等主題進行了專題研討。
下一步,省社科聯將發動全省社科界開設相關主題論壇、主題研討及策論研討等分論壇活動60余場,著力為新時期我省推進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和豐碩的理論成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