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戰江語文
名著導讀--《昆蟲記》
【學習目標】
1.了解《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及作品的主要內容。
2.欣賞《昆蟲記》精彩片段,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領悟法布爾的精神,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3.結合《昆蟲記》選文,體會法布爾的文筆及其觀察力,感受他對大自然與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之情。
一、作者及其背景介紹: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CasimirFabre),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1823年出生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圣萊昂的一戶農民家庭。因家境貧困,法布爾被送到離該村不遠的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寄養,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蟈蟈兒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7歲時,法布爾回到父母身邊,并到村里讀了小學。后來,法布爾家又幾度遷居,少年法布爾不得不出門做工謀生。雖然學業無法繼續,但是法布爾抓緊一切時間自學,15歲時,他只身報考阿維尼翁市的師范學院,結果被正式錄取。畢業后,法布爾獲得一中學教員職位。課堂教學之余,法布爾閱讀了一本昆蟲學著作,從此萌生了要畢生研究昆蟲的偉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歲。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研究,艱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換來的是豐碩的果實。《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等等。
法布爾被譽為“昆蟲詩人”,《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二、了解《昆蟲記》:
法布爾耗費畢生精力來觀察、研究“蟲子”,他專為“蟲子”寫出十卷本的書,不能不說是奇跡。《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先后被譯成50多種文字出版,中國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筆下,每一類昆蟲都有自己獨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贊美的“勤勞”螞蟻原來是它蟲利益的損害者;黃蜂會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個夏季的蟬原來是個聾子;赤條蜂會像一個神經科醫生般巧施麻醉術,讓自己的獵物昏而不死,使幼蟲可以在自動保鮮的食物上長大;美麗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僅有兩三天時間的壽命,只來得及在世上找一個伴侶……這就是世間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三、作品主題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四、欣賞書中精彩片段: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用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將紛繁復雜的昆蟲世界呈現在人們面前。在其筆下,昆蟲的靈性栩栩如生,昆蟲世界成了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
1.片段一
“數百只各種各樣,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食糞蟲便已擁擠在那兒。亂哄哄、急忙忙地在這塊共同的糕點上分一杯羹。有的在露天作業,梳耙著表面;有的在糞堆深處挖掘巷道,尋找優質的礦脈;有的在下層汗發,以便立即把戰利晶埋藏于鄰近的土中;個頭最小的則在一旁,把身強力壯的合作者進行大規模發掘時坍落的一小塊糞便切碎。有的新來乍到,可能肚子最餓吧,便當場飽餐一頓;不過最大多數所想的是積攢一筆財產,以便在萬無一失的隱藏所的深處,有充分的貯存,供長久之需。”——第一卷第一章圣甲蟲
【設計目的:閱讀《昆蟲記》片段,體會法布爾的文筆及其觀察力。】
2.片段二
“這便是我所看到的情況,而且是安閑自在、十分方便地看到的,觀察要做到無可指責就要有這樣的條件。膜翅目昆蟲的動作精確的連科學也會艷羨不已;它知道人類幾乎永遠不知道的事情;它了解它的獵物完整的神經器官,毛蟲有多少個神經節,它便刺了多少下。我剛才說,它知道和了解;我應該說,它行事就好像它知道和了解一樣。它的行為是完全受到天啟的。昆蟲絲毫不知道它做什么,而是服從推動著它的本能。但是這種至高無上的天啟是從哪兒來的呢?返祖性、行為選擇、生存競爭,這些理論能夠合理對此做出解釋嗎?在我和我的朋友看來,這過去是,現在仍然是難以言傳的邏輯最有說服力的啟示,這邏輯以神啟的法則管理著世界和指導著無意識行為。我們倆被這真理之光深深打動了,眼眶中潸然流出了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嘆的眼淚。”——第一卷第十五章砂泥蜂
【設計目的:結合《昆蟲記》片段,感受他對大自然與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之情。】
3.片段三
“這便是本能行為之間的聯系,這些行為按照哪怕是最嚴重的情況也打亂不了的順序互相呼應著。泥蜂歸根到底要找的是什么呢?顯然是幼蟲。但是要走到幼蟲跟前,就要進窩,而要進窩,首先就要找到門。雖然在母親的面前,巷道已經敞開,暢通無阻,它儲備的事物、它的幼蟲就擺在那兒,可它仍然執拗地尋找著的就是這扇門。在這時刻,成為廢墟的房屋、處于危難中的幼蟲它都視若無睹;對它來說,至關重要的找到熟悉的道路,穿過流沙的通道;如果這通道找不到,筑屋和居住者全都完蛋也無所謂!它的行為就像一系列按照固定的順序互相引起的回聲,只有前一個回聲響起了之后,后一個回聲才會響起來。這并不是由于障礙物的緣故,因為房屋是敞開著的;而是由于習慣性進入的第一個行為沒有完成,于是下面的行為也就不能繼續;第一個回聲不響,其他的回聲也響不起來。智慧與本能真是有著天淵之別啊!通過變成廢墟的房屋的殘磚斷瓦,這母親如果是有智慧指引,就會直接向它的孩子撲去;可是在本能的指引下,它卻固執地停在原先的門所在的地方。”
——第一卷第十九章回窩
【設計目的:感知體味,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
五、好詞好句賞析積累:
1.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擺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
2.它們身體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這些鮮艷的顏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嚇退天敵。
3.在金屬籠子里,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后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后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松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
4.其實,它的"舉措"簡直像礦工或是鐵路工程師一樣。礦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鐵路工程師利用磚墻使地道堅固。
5.這樣幾下抖動便去掉了舍腰蜂剛剛初具規模的窠巢,就是在這個時候,在這么短暫的時間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經有一個橡樹果子那樣大了,真讓人始料不及。它們可真是一些讓人驚奇的小動物。"
六、昆蟲記試題
1、《昆蟲記》中寫了不少昆蟲的生活和習性,請你列舉3個出來。
舉例:蟬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務;……
2、在《昆蟲記》中,你最喜歡的昆蟲是什么?為什么喜歡?我最喜歡的昆蟲是:螳螂
喜歡的理由:兇殘但機警,生活能力強,但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
3、法國有一個人耗盡了一生的精力來研究昆蟲,并專為昆蟲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這個人是法布爾;這本書是《昆蟲記》,這本書又譯為《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我們學過其中的一篇課文叫做《綠色蟈蟈》。本書真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4、簡述《昆蟲記》的主題: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5、《昆蟲記》中昆蟲們的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有人說,昆蟲也是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你的看法呢?答: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居然也是這么豐富多彩!人性的昆蟲們,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扮演主角。它們的一舉一動,無不被賦予人的思想情感;作為生靈,它們與人有著縷縷共通之處,讓你不得不為此驚奇、喜悅。知道我是在通過法布爾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而法布爾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我卻毫無體會。后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這些渺小的昆蟲們給我們的遠不止是趣味。
6、假如你要向朋友推薦《昆蟲記》,請說說推薦的理由。
答:(1)、《昆蟲記》是作者對昆蟲最直觀的研究記錄,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及普通大眾,其文學及科學非凡的成就受到舉世推崇。雖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紹了昆蟲的生活習性,但行文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和詩意,被公眾認為跨越領域、超越年齡的不朽傳世經典!(2)、《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3)、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考,美術家一般的看法,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7、請你寫出《昆蟲記》所描繪的昆蟲中你不喜歡一種動物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狼蛛;一口就能咬到敵人致命的部位,是一招致死的殺手。
8、請你寫出5種《昆蟲記》中描繪的昆蟲并且分別簡要概括它們的特點。
例子:蟬:為快樂而放聲高歌,永遠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黃蜂:本能讓他們遭受美麗的嘲笑,卻沒有賦予他們動腦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麗而天性兇殘,是不折不扣的殺手。
9、亨利·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10、《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后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的觀察所得及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昆蟲記》十大冊,長達二三百萬字,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該書被稱為“昆蟲的史詩”,作者也被贊譽為“昆蟲的維吉爾”。
10、《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爾,被譽為“昆蟲的維吉爾”。2、《昆蟲記》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除了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昆蟲記》——法布爾(法國)
11、昆蟲學家法布爾畢其一生觀察研究昆蟲,寫出《昆蟲記》(又譯《昆蟲物語》或《昆蟲學札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12、《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松詼諧,魯迅把它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它根據大量第一手資料,將昆蟲的生活和習性揭示出來,如蟬在地下潛伏4年才能鉆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5個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善于捕食、織網;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樵葉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圓葉片做巢穴蓋子……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喂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13、法布爾的《昆蟲記》除真實記錄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全書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