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現(xiàn)代籃球比賽中,被運動員們用來“在頭上暴扣”以及投籃得分的籃筐,最早是從水果領域演變而來,更確切地說,最初是源自果園里用來收集桃子的竹筐。籃球的誕生始于1891年的寒冷冬日,當時一位年輕的體育教導員為了讓他的多數(shù)學生能夠參與其中,而創(chuàng)造了這個游戲。
詹姆斯·奈史密斯是一名31歲的畢業(yè)生,同時也是在國際YMCA師范學校(YMCA是基督教青年會)教授體育課的教師,這所學校也是現(xiàn)今春田學院(SpringfieldCollege)的前身,座落在馬薩諸塞州的春田市,當時因為新英格蘭地區(qū)遭遇暴風雪,學生們不得不在室內待上數(shù)日。通常在冬天,學生們的運動項目包括行軍(指模仿軍隊沿指定路線,進行有組織地移動,前往指定的地點。有點類似定向越野)、健美體操和器械運動,但是他們并不如溫暖季節(jié)的橄欖球或曲棍球那樣令人熱血沸騰。
奈史密斯希望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簡單易懂但是足夠復雜到能激起人們興趣的游戲。這個游戲必須得適合在室內進行,而且還需容納多人同時進行;這個游戲也要求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的鍛煉,但是不要求達到橄欖球、足球、或者英式橄欖球的體能儲備,因為如果在狹小的空間里進行這些運動可能會導致比常規(guī)更嚴重的傷病。
奈史密斯找到了學校的看門人,并寄希望于對方找來兩個方正的箱子作為比賽中的得分道具。盡管看門人到處翻箱倒柜,但是最終卻只找到了兩個桃筐。隨后奈史密斯將桃筐釘在體育館二層扶手圍欄的低處,兩邊各有一個;桃筐的離地高度大約10尺(約3.05米)。學生們以隊伍為單位進行比賽,嘗試將球“弄”進自家隊伍的桃筐內;二層扶手的兩邊各設一名學生站位,負責將球從桃筐中取出,并將其重新用于比賽。
而這場歷史上的第一場籃球比賽,最終演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斗毆。
“男孩子們在比賽中開始扭打在一起,在得分關鍵時刻互相拳打腳踢,他們最終會在體育館的中心區(qū)域各自解散,我都來不及將他們拉開。”奈史密斯在1939年的紐約WOR電臺的《WethePeople》廣播節(jié)目中說下了這一段話,同時也是他唯一有記錄在案的一段錄音。“一個男孩被打暈了,他們中的幾個人被打得鼻青臉腫,還有一個甚至肩膀脫臼,”奈史密斯繼續(xù)說,“在那次的第一場比賽之后,我開始擔心他們會殺掉彼此,但是他們一直嘮叨讓我安排他們再進行一次比賽,所以我制定了更多的規(guī)則。”
這個唯一發(fā)源于美國本土的運動,以微不足道的開端演變?yōu)榱巳缃駭?shù)以億計的生意。而如今的NCAA「瘋狂三月」囊括了來自美國超過1000所高校的68支最佳隊伍,體育館已經能夠容納上萬名觀眾入場,當然還有利潤豐厚的電視轉播合同。
游戲的原始規(guī)則奈史密斯并沒有一次性制定所有的規(guī)則,但是他持續(xù)不斷地進行修改,使之成為當下最為人熟知的《13條籃球原始規(guī)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閱:Dr.JamesNai***ith'sOriginal13RulesofBasketball);這其中的某些仍然沿用到了現(xiàn)代籃球比賽。奈史密斯所制定的、長度為兩頁紙張的原始《籃球規(guī)則》在2010年的一次拍賣當中被賣出了430萬美元。
在最初的規(guī)則當中:比賽用球可以用一只或兩只手向任何方向投擲,不允許使用拳頭;球員不允許帶球跑動,但是必須從接球處完成投籃(國內校隊隊員們,熟悉嗎?);球員們不允許推、絆、打擊對手;第一次侵犯被視作一次犯規(guī),當?shù)玫搅藘纱畏敢?guī)這名球員將被取消資格,直到下一次得分;但是如果有證據(jù)表明球員故意傷害對手致其受傷,那么該名球員將取消整場比賽的上場資格。
棒球比賽的裁判員成為了這場制定了新規(guī)的籃球比賽的裁判員,他們負責記錄犯規(guī),并有權取消球員的比賽資格;他們還決定在什么情況下球在界內、比賽中球權的歸屬、并管理比賽時間;除此之外,裁判員們還決定什么情況下進球有效,以及負責比賽進球數(shù)的記錄。
如果一方隊伍連續(xù)三次犯規(guī),那么對手便自動獲得得分;當比賽用球被扔進或者從彈地進入球筐時,算作得分;如果球停在了球筐的邊緣而對手移動了球筐的話,算作得分;當球出界時,球被拋回場內,第一個觸球的人將得到球權;最終投籃的球員允許持球5秒,如果超過了時間,球權將移交對手;如果發(fā)生爭執(zhí),裁判員會中斷比賽并重新將球拋回場內(跳球規(guī)則前身);如果任意一方拖延比賽,將被視作一次犯規(guī)。
比賽分為各15分鐘的上下半場,中間休息時間5分鐘;在常規(guī)時間內完成更多得分的一方會宣布為勝方;如果一場比賽打成平局,比賽將會繼續(xù)進行,直到下一個進球的產生而決出勝者。
第一場公開比賽第一場公開的籃球比賽是在YMCA體育館里進行的,并且這場發(fā)生于1892年3月12日的比賽被《共和黨人》報社記錄了下來。這是一場由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比拼的榮譽之爭,大約200名來自各地的教師到場發(fā)掘這項新的運動,在此之前他們從未見過或者聽說過它。在《共和黨人》發(fā)表的文章記載著,由老師們組成的隊伍普遍“身手矯健”,不過學生們以“科學”的方式最終5-1擊敗了對手。
在幾周之內,這項運動的受歡迎程度迅速增長。其他學校的學生們在各自的YMCA學院里向同學們推廣這項運動,最初的比賽規(guī)則被印刷在了一本大學雜志上,而且這本雜志會被寄往全國各地的YMCA學院。隨著大學生群體廣泛代表了國際學生們的體格,這項運動也被推廣到了國外。高中校園開始介紹這項新運動,到了1905年,籃球被正式視為一項可持續(xù)進行的冬日運動(這也是為什么如今NBA球季從10月進行到次年6月的最好解釋)。
根據(jù)NCAA方面的表述,歷史上的第一場涉及兩所學校之間的對抗賽存在著爭議。在1893年,有兩所學校的校內報標題上各自分別記錄發(fā)表了本校對陣對手的場面。在1892年,僅僅是奈史密斯發(fā)明這項運動的一年之后,來自史密斯大學的體操教練森達·貝倫森將其引入了女子田徑隊。第一場被記錄在案的女子比賽則發(fā)生在兩所名校之間,斯坦福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1896年展開了爭奪。
隨著這項運動越來越受歡迎,它還引起了國際奧委會的注意,并且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奧運會上作為示范項目被引入;但是直到1936年,籃球才成為正式的獎牌項目。到了1976年的慕尼黑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也成為了獎牌項目之一。
隨著這項運動的迅速傳播,職業(yè)聯(lián)盟開始在美國各地形成,籃球迷們開始為他們新的家鄉(xiāng)球隊歡呼。第一個職業(yè)聯(lián)盟是1898年成立的國家籃球聯(lián)盟(NBL),由東北部的六支球隊組成,這個聯(lián)賽只持續(xù)了五年左右;在1904年解散后,聯(lián)盟在33年后的1937年重新將其引入,并催生了全新的支撐系統(tǒng),隨著固特異、凡士通和通用電氣公司作為當時聯(lián)盟,以及所有13支球隊的持有者。
雖然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獲得了全國性的關注,大學籃球也是一個主要的固定賽事。第一屆NCAA錦標賽于1939年在西北大學舉行,共有8支球隊參加;第一個全國大學籃球冠軍由俄勒岡大學(美國某知名運動品牌創(chuàng)始人就讀的學校)獲得,這支隊伍擊敗了俄亥俄州立大學奪冠。
和20世紀早期到中期的美國大部分地區(qū)一樣,籃球也是種族隔離的運動。直到1950年,波士頓凱爾特人在選秀大會上挑選了查克·庫珀這個僵局才被打破;在這之前,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許多支由黑人組成的籃球隊伍,通常他們會被人稱為「黑色五人組」(theblackfives),意指球隊的五名首發(fā)球員;「全黑隊伍」(All-blackteams)則指的是全部由有色人種或者黑人球員組成的隊伍。這些球隊在紐約、華盛頓特區(qū)、匹茲堡、費城、芝加哥等地枝繁葉茂,以及在其他擁有大量非裔美國人的城市蓬勃發(fā)展。這些球隊包括業(yè)余球員、半職業(yè)球員和職業(yè)球員均有涉及。
如今籃球運動已經推廣至全球,在美國本土,各項賽事已經滲透到了幾乎所有年齡段。雖然籃球已經不再可能像奈史密斯剛發(fā)明時那樣去運行——當年的桃筐如今已被帶球網的籃筐所取代,而充當固定作用的圍欄如今已經升級為更為雅觀的透明玻璃背板——籃球運動的不斷進化已經超過了一個世紀,相信這位富有創(chuàng)意的體育教師也會感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