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群請私信:“加群”
作者王波
本文節選自【微分享】減碳技術路徑案例分享:某商業綜合體機電系統能效提升及環境場改善成果總結,更多節能減碳技術案例分享,請關注作者專欄。
#1末端優化調試末端&環境優化步驟5月:機組性能測試
6月:問題解決方案,整改&調試
11月:冬季控制策略優化
每月一次:公區環境場測試&改善
空調箱現象實測發現部分公區環境場舒適度不滿足要求,垂直,水平方向溫差較大,以L1及L4層為例層為例,KT-B-LG-3送風量過小僅2458m3/h風量不足,導致左側區域供冷量不足,溫度高于右側,KT-B-L4-7送風量小,導致該區域供冷量不足,溫度高于該層其他區域。
空調箱診斷解法:對公區所有具備條件的102臺AHU進行檢查及調試工作,以實測風量,全壓,效率等指標作為評估性能的指標,其中有40余臺不滿足要求。
空調箱測試機組性能測試各樓層公區空調箱實測風量結果
問題診斷原因:施工遺留,調試不到位,日常維護待加強,共81臺。
問題案例維修措施機組自身問題
定期對過濾網進行清洗;定期對風機進行檢查,皮帶松動及時更換;對照風機樣本檢查風機名牌參數。輸配系統問題
對風管漏風處進行修補或封堵;對未保溫的風管加裝保溫,對保溫脫落處進行修補。閥件檢修
對不能關嚴的閥門進行檢修;對裝反的閥門進行標記,并手動開關;對風閥開度與BA顯示不符的,對傳感器進行修正;傳感器維修
對壓差傳感器進行損壞的進行更換,保證正常使用;安裝位置錯誤的建議重新安裝取壓口并接入到BA中。控制策略優化關閉新風電動閥或手動閥,減少新風負荷;空調機組分層控制,按樓層給定回風,送風設定溫度;減少開機時間,將原開啟策略進行優化,高低區空調箱按;精細化控制,通過對末端環境場測試,找出過冷過熱區域,繼而調整負責該區域空調機組,調整溫度設置、風機頻率等參數。2018.1-6月同期對比,空調機組用電量下降34.25萬kWh,下降21.4%。
冬季高區降低回風溫度設定,頻率在60%~70%變化
環境場調試優化效果:公區環境場得以改善,以室外溫度變化,定期更改控制策略,分層分區控制
公區環境舒適度提升,且溫度分布更加均勻
#2供暖系統與維護結構節能改造獨立供暖系統改造現象:商場內某手機店空調系統參數無法現場設置,其要求冬季空調供水溫度要求較高(不得低于60℃),導致整個B區系統供水溫度設置過高,增加了整體能耗。
解法:在B1層設備機房內為蘋果店獨立設置供暖系統,包括板式換熱器、定壓補水裝置,軟化水裝置以及自動系統,通過調節一次側溫度調節閥來控制二次供水的溫度。
效果:可提供恒溫60℃供水以滿足其舒適度要求,同時為B區水力平衡以及降低供水溫度打基礎
圍護結構需要彌補的維護結構漏洞包括:
圍護結構漏洞
維護結構漏洞經過物業團隊幾年的努力工作,已較少出現,除部分較難封堵遺留。
綜合管線穿墻
大量存在,影響公租區環境場主要原因,亦是本階段工作重點。
外門外窗氣密性
仍可再次加強優化,本階段重點為加強外門密封以及解決后勤通道門常開的問題。
圍護結構問題現象:各主要出入口處溫度,公區部分區域與公區測試平均值有一定差別,偏冷,在室外溫度較低時尤為明顯,室內環境品質得不到滿足。
原因:部分門窗氣密性有待加強,部分區域維護結構存在漏洞,綜合管線穿墻未封堵,后勤通道門常開
圍護結構改造方案解法:各維護結構氣密性需進一步補強,門窗更換門刷,密封條,綜合管線穿墻封堵,后勤通道門改為感應式,最終減少冬季冷風滲透。
維護結構改造效果效果:大幅減少了室外冷風滲透,特別是衛生間處避免了風機盤管從新風井抽取室外冷空氣,提升了衛生間區域溫度,后勤通道也大幅緩解了為上貨運輸導致的門常開,冷風滲透進入公區的問題。
地鐵通道問題現象:地鐵開通后,大量冷風延地鐵通道侵入到商業綜合體內,導致B1、B2層環境場溫度遠低于設計溫度,租戶投訴較多;地鐵通道入口處風速高達11m/s,玻璃門直接被吹開,無阻擋效果。
地鐵通道改造方案措施1:地鐵通道入口增加門簾,大量減少冷風長驅直入
措施2:增加雙層門
措施3:在雙層門上加裝4臺熱風幕機
措施4:關閉卷簾門
措施5:將此區域吊頂,降低高度,打亂氣流組織,開啟空調加熱此區域
措施6:側門常開,加裝熱風幕
地鐵通道改造效果改造后B2層環境場溫度平均上升5.3℃。地鐵通道入口處風速由11m/s降低為1m/s,效果非常明顯,通道內無吹風感。在地鐵通道進入商場的側門處風速僅為1.3m/s,且為23℃熱風。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機電人脈編輯版本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