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作為我國最古老的酒種,從商周時期開始釀造,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黃酒逐漸式微,黃酒產量的90%以上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全國范圍內的市場格局還未建立,主要市場收縮在江浙滬一帶,區域性消費十分明顯,成為限制黃酒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
目前黃酒整體需求較為疲軟,且受其他酒種擠壓,黃酒消費群亟需培育。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黃酒銷售額僅為134.68億元,占整個酒業銷售額的1.5%,與白酒的近萬億市場規模相比,黃酒當前量級相差甚遠。如今在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種的圍攻下,黃酒企業空談文化底蘊、強調古法釀制,已經無法提起消費者興趣。
圖源:網絡
近年來,黃酒行業開始主動求變,一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作風,開始著力市場布局,加強消費者培育,以謀求復興發展,在江浙地區涌現出一批優秀黃酒企業代表。
其中,江蘇作為目前黃酒行業的半壁江山,分布著一百家左右的黃酒生產企業,排在全國前列。作為江蘇黃酒陣營中的佼佼者,沙洲優黃(江蘇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發展狀況受到了整個行業重視與關注。
那么,在黃酒行業普遍存在發展困境的情況下,沙洲優黃對行業有何借鑒意義呢?
01.沙洲優黃有何底氣面對黃酒困境?曾有行業人士表示,黃酒目前的發展就是比較“穩”,難有更大幅度的增長,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市場萎縮。事實上,這對于黃酒的發展來說,就是一種桎梏。
黃酒遇困,已成為眾多業內人士的共識,而其成因,則眾說紛紜。
酒食新消費認為,黃酒遇困是由于多種因素相互疊加,從而造成了現如今黃酒稍顯尷尬的處境。
首先,黃酒的主要原材料是谷物,其中,糯米是其重要原材料,直接材料占黃酒生產成本的75%以上。從糧食的價格來看,我國糧食產量穩步增長,因此若無特殊情況,供給端的波動不大,但從價格端來看,糧食價格呈穩步上漲態勢,而黃酒企業的議價能力較低,這也導致了黃酒剛性材料成本較高,毛利率較低,基本均在50%以下。
圖源:網絡
其次,近年來,我國的黃酒銷量逐年下滑,主要由于傳統的消費主力更偏向于白酒等高度酒。同時,當前的消費主體正趨向年輕化,年輕一代更偏向于無酒精或者低酒精的品類,如預調酒、果酒等。
此外,黃酒的宣傳策略并不成功,市場知名度很低,這使得提高滲透率成為難事。
最后,黃酒市場中存在著低價酒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現象。在低端黃酒同質化競爭下,為了搶占市場,黃酒的產能嚴重過剩,而市場承接份額不足。消費者對普通黃酒價格的敏感程度高、可選的替代品類多,黃酒企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也較小。同時,大部分黃酒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大多以低價酒為主要產品,這也使得當前黃酒的高端化路徑較為坎坷。
那么,在稍顯艱難慘淡的黃酒賽道,沙洲優黃又是如何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呢?
在今年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黃酒要走“高端化、年輕化、時尚化”路線,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線,把握黃酒多樣化趨勢,實現黃酒的價值回歸。
而沙洲優黃的發展征程,無疑符合“以傳承創新發展為主線,把握黃酒多樣化趨勢”的發展規劃。
據了解,沙洲優黃的釀酒歷史已有120年,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光緒年間,前身是湯恒元***。到清末民國初,湯恒元***發展成為大作坊,附近大小***都上門批發購買,作坊也正式改稱湯恒元槽坊。解放后,后塍其他幾家糟坊相繼開辦,湯恒元槽坊與其他幾家糟坊合并為后塍聯營處,這就是張家港市規模最大的酒廠——張家港釀酒總廠。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沙洲優黃誕生了。
沙洲優黃酒罐圖源:網絡
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沙洲優黃也沒有放棄對技藝的革新與研發。2002年,江蘇張家港釀酒有限公司對沙洲優黃工藝流程和***進行改革,用粳米代替糯米的試驗獲得成功,又總結出了“雙套發酵”等新工藝,在進一步控制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使旗下黃酒品種逐步多元化。
先后在原來的黃酒、杜酒、甜水酒的基礎上,生產出“沙洲”“老閶門”“黿頭渚”“太湖之星”等幾大系列100余個品種的黃酒,形成了旗下品類豐富的黃酒品牌集群。其中沙洲優黃以中國半干半甜型黃酒的典范,確立了龍頭地位,不僅暢銷江浙滬等地,還出口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并被外交部選為駐外使館的招待用酒,其釀造工藝成功入選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沙洲優黃能在日益嚴峻的黃酒行業延續下來,還在于其嚴格管控生產質量。據介紹,沙洲優黃從糧食進廠,到成品出廠,整個流水線有二十多道工序,并且關鍵工序都要進行交叉檢查。
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品種,嚴格的品控,使得沙洲優黃在一眾黃酒企業中脫穎而出,擁有延續發展的立足之本。
據了解,沙洲優黃發展至今,年銷售額已達10余億元,黃酒年生產能力10萬噸,擁有全國最大的清爽型黃酒釀造基地,是中國清爽型黃酒的締造者,并且是清爽型黃酒國家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之一。目前沙洲優黃系列黃酒產品已遍布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在東部和中部地區省會城市中均有經銷網點,在江蘇地區市場排行第一,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已發展成為我國黃酒行業的著名品牌。
但在整體趨于暗淡的黃酒行業,光有立足之本尚有些不足,品牌力量或將成為黃酒行業走出困境致勝的關鍵。
02.沙洲優黃瞄準酒旅融合著力消費者培育、體驗對于黃酒困境,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洶涌而至,黃酒作為傳統產業,需要進行“脫胎換骨”式的改變,才能在未來的品類與市場競爭中走得更遠。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也表示,黃酒要從品質、品牌、市場三個方面實現產業的立體化升級,盡快建立中國黃酒的品質價值表達體系,聚焦重點產品,提升品牌價值,加強體驗式傳播,加強文化輸出,加大海外市場的傳播與影響,加速黃酒的全球化布局。
為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增強消費者體驗,加強消費者培育工作,沙洲優黃依托得天獨厚的江南水鄉資源和深厚積淀的黃酒文化,將著力打造集文化、研發、休閑于一體的綜合工業旅游項目——沙洲優黃文化園。
圖源:網絡
據介紹,文化園占地面積88畝,新建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含沙洲優黃博物館、陳釀酒庫、傳統釀造車間、彩虹書屋等多個功能區域。整個文化園在白墻青瓦、小橋流水式的江南建筑元素基礎上,融合新中式建筑風格,多角度展示和傳承蘇派黃酒釀造文化,多方向探索和研究黃酒釀造本質,全面敘述蘇派黃酒歷史、文化、生產和技術等各領域內容。下一步,沙洲優黃還將深度挖掘黃酒文化,加快促進工業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力爭把沙洲優黃文化園打造成工業旅游樣板,成為蘇州地區旅游觀光新的網紅“打卡”地。
從行業整體來看,若要實現黃酒行業的持續發展,黃酒企業勢必將突破區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布局,提高品牌影響力。蘇州作為全國旅游熱門城市,每年接待數量眾多的國內外游客,而隨著沙洲優黃文化園的設立,沙洲優黃品牌也必將以此為基點傳播到全國各地。
目前,沙洲優黃確立了以引領黃酒行業前進方向為目標,努力成為“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第一基地”,并把“沙洲優黃”打造成中國黃酒第一品牌。在路上的沙洲優黃,未來能否成為黃酒企業走出困境的樣板,還需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