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發水每天都要用,選對一款合適的簡直太重要了。
這次我們在各大平臺征集了洗發水,并根據大家的反饋,選擇了呼聲較高的17款洗發水。品牌如下:
樣品費用1343元+檢測費用21600=22943元
在評測之前,我們特意調查了一番大家對洗發水的要求,發現每個人的要求還不一樣:柔順能力、去屑能力、控油能力、蓬松能力。
所以這次評測除了成分篩選、***性測試之外,我們還增加了洗感實測。不論你是油頭、塌頭、稻草頭,還是雪花頭,都能在這篇評測里找到適合的洗發水。
照例,先把評測結果放上來:
17款洗發水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成分篩選01易致敏防腐劑易敏防腐劑主要指甲基異噻唑啉酮、甲基氯異噻唑啉酮、DMDM乙內酰脲、咪唑烷基脲。
根據相關研究,甲基異噻唑啉酮、甲基氯異噻唑啉酮這兩類防腐劑的***性大,具有較強的致敏性。
歐盟也在不斷限制這兩個防腐劑的使用,如果是頭皮敏感的人群,在使用這類洗發水時要注意。
通過篩選,以下幾款洗發水含有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及甲基異噻唑啉酮:
阿D夫凈澈控油、沙X修護水養、潘T乳液修護、海F絲清爽去油、蜂H無硅油生姜健發、雨J啄屑王去屑、飄R無硅油、飄R滋潤去屑。
除了以上2款易致敏防腐劑,有些洗發水中還會添加DMDM乙內酰脲、咪唑烷基脲。
它們同樣是易致敏防腐劑,頭皮敏感人群最好要避開。因為添加量不多,這些成分一般在洗發水配方表的后面,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02二噁烷二噁烷是一種有致癌性的有毒物質,早年間,很多大牌洗發水都曾被曝檢出二噁烷。
根據國標要求,洗發水中的二噁烷含量不得高于30ppm。根據歐盟要求,不得高于10ppm。
我們把9款洗發水送去測試了二噁烷含量,結果如下:
從結果看來,9款洗發水的二噁烷含量均符合相關標準,可以放心使用。
03***性表活成分頭皮敏感的小伙伴,在用到不合適的洗發水時,是不是很容易出現頭癢的癥狀?這是洗發水中的一些***性成分導致的,比如***性強的表面活性劑,它的種類、添加量都會決定洗發水最終的***程度。
查閱相關文獻后,我們決定用玉米醇溶蛋白測定洗發水的表活***程度:
玉米醇溶蛋白(zein)不易溶于水,但與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后,水溶性加大。***性強的表活更容易與玉米醇溶蛋白反應。
也就是說,最終的沉淀越少,代表***越強。
參照這個***,我們測試了9款洗發水的***性。
結果如下:
從結果看來,5號、9號、12號、14號這幾款洗發水的***性相對較低一些。頭皮敏感的小伙伴,可以考慮這幾款。
二、功效實測經過上面的成分篩選,共有9款洗發水進入第二輪的效果實測。我們分別從柔順能力、去屑能力、控油能力、蓬松能力進行了測試。
01柔順能力頭發變得干枯、毛躁,主要原因在于燙染損壞了頭發最外層的脂肪酸層。脂肪酸層是一層薄薄的脂肪,是頭發保護膜一樣的存在。一旦它被破壞,頭發很容易在外界影響下變得干枯、毛躁。
脂肪酸層被破壞的直觀表現,就是頭發從不吸水變得容易吸水。
我們用脫脂能力很強的SLES清洗發片,模擬燙染后受損嚴重的頭發。然后分別在正常發片和受損發片上滴上水滴。結果發現,用SLES清洗過的發片上的水滴很快就被吸收了,而正常發片上的水滴在短時間內沒有擴散,說明它的脂肪酸層還比較完整。
所謂的修護洗發水,大多是通過硅油或聚季銨鹽類成分在頭發表面形成一個人工模擬的脂肪酸層。通常洗發水/護發素成分里帶個“硅”字兒的都是硅油成分,比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同樣濕度/溫度的條件下,頭發的含水量越高,說明脂肪酸層越完整,發質越好。我們把這9款洗發水送去實驗室,測了受損發片在用洗發水洗后的含水量變化。
結果如下:
從結果看來,5號、9號、14號這3款的柔順效果比較不錯。
02去屑能力頭屑過多主要和頭皮的微生物群失衡有關,比如馬拉色菌繁殖異常,就會引起頭屑。
常見的去屑成分有水楊酸、吡硫鎓鋅(ZPT)、吡羅克酮乙醇胺鹽、酮康唑、氯咪巴唑。
我們把9款洗發水送去測了去屑成分含量:
水楊酸可以剝脫頭皮角質層,但抗菌效果一般,只能治標。一般和別的去屑劑聯合使用效果比較好。吡羅克酮乙醇胺鹽是廣譜的抑菌劑,可以治本。
從結果看來,如果你有頭屑問題,可以選擇2號、8號這兩款。
03控油能力先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很多“控油”洗發水并不能真正控油,它們只是把頭皮/頭發上的油脂清洗得更徹底一些。但我們的頭皮其實并不需要洗得那么干凈,把油脂洗的太徹底,反而會加速頭皮分泌油脂。
真正能有效控油的成分是這幾種:維生素B6、煙酰胺(維生素B3)、PCA鋅(吡咯烷酮羧酸鋅)。
還有一些洗發水會添加植物提取物(無患子提取物、辣薄荷提取物等)來控油。但因為無法確定添加量和提取物濃度,單靠成分比較難判斷控油效果。
我們篩查成分,這4款洗發水含有控油成分:滋Y無患子控油輕盈、歐L雅茶樹植萃、清Y清爽控油、施H蔻多效修護。
為了驗證實際控油效果,我們找來1位沒有頭發干擾項的油頭同事。請公司御用的Tony老師(沒錯!我們公司可是有全職Tony老師的!)每天分別用洗發水、清水清洗志愿者的半頭,7小時后用吸油紙記錄兩邊頭皮的出油情況。
結果如下:
你們有沒有發現,有2款樣本的控油效果居然還不如清水?我們猜測,可能是因為它們的清潔能力太強了,反而促進了頭皮出油。所以油頭的朋友,真的不必過于追求太清爽的洗感。
綜合來看,8號和12號兩款洗發水的控油效果比較好。
04蓬松能力對于女生來說,洗發水的蓬松能力實在太重要了。
我們召喚9位塌發志愿者,再次請Tony老師為她們清洗半頭,吹干后測量清洗/未清洗的頭頂發片厚度。過7小時后,再次測量志愿者的發片厚度變化。
實測結果如下:
總體來說,1號、2號、14號、15號的即刻蓬松效果和持久效果相對較好。
另外,頭發的蓬松情況除了與洗發水有關,還要看個人發質、發量、顱頂形狀以及吹頭發的手法。我們請教了公司的Tony老師,向大家傳授「讓發根立起來」的秘訣。
感興趣的朋友,評論區留言,我們單獨開一篇回答講講怎么吹頭發?
綜合評測結果,我們來給大家總結不同發質該選什么洗發水:
除了產品推薦,我們還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選購建議:
呼!終于寫完了,非常感謝大家耐心地看到這里!
其實我們在評測期間,考慮到篇幅原因,想過要不要少測幾個指標。但不同人群對洗發水的需求差異實在太大了,斟酌再三,最終還是把這幾個指標都給測了。
結局就是......這次評測耗時3個多月,比預期時間要長了不少。期間還伴隨著各位平臺大佬們的若干次追殺催稿(捂頭逃)。
但只要對大家有幫助,我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覺得這次的評測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分享、留言!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好的動力!
參考資料:[1]GrahamA.Turner,MichaelHoptroff,CliveR.Harding.頭皮屑與角質層功能障礙第二部分:角質層與頭皮屑[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3,42(07):442-445.
[2]胡秀紅.頭發纖維的損傷與保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09.
[3]裘炳毅、高志紅現代化妝品科學與技術(上中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YuSH,SoodA,TaylorJS.PatchTestingforMethylisothiazolinoneand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MethylisothiazolinoneContactAllergy.JAMADermatol.2016Jan;152(1):67-72.doi:10.1001/jamadermatol.2015.3606.PMID:26536492.
[5]MaioP,CarvalhoR,AmaroC,SantosR,CardosoJ.Contactallergytomethylchoroisothiazolinone/methylisothiazolinone(MCI/MI):findingsfromacontactdermatitisunit.CutanOculToxicol.2012Jun;31(2):151-3.doi:10.3109/15569527.2011.627522.Epub2011Nov3.PMID:22050127.
[6]董銀卯,斯曉帆,彭金亂.用玉米醇溶蛋白測試表面活性劑的***性[J].日用化學工業,2002(05):59-61.
[7]安原原.頭發損傷對其性能影響及水分在損傷過程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5.
[8]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536492/
[9]董銀卯,斯曉帆,彭金亂.用玉米醇溶蛋白測試表面活性劑的***性[J].日用化學工業,2002,32(00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