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琦圖/商景豪
一把太極劍的誕生,需要千錘百煉,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這是“剛”的一面;別具匠心的盤扣、手推繡,使太極服在方寸之間營造出無盡的溫婉之美,這是“柔”的一面。依托“剛柔并濟”的傳統手工藝,山東國華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國華體育)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積極弘揚太極文化,延續歷史文脈。
8月31日,“相約國際文旅博覽會百萬+探尋聊城文旅之美”大型融媒采訪團來到東阿縣山東國華體育,探尋太極劍、太極服的文化大美。
給太極劍修邊
精益求精鍛以成劍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關于太極劍的題詞(代筆)云:“劍氣如虹,劍行似龍,劍神合一,玄妙無窮。”而要做到劍神合一,有一把得心應手的太極劍是很有必要的。
鍛造一把劍,一般要經過選材、打坯、鍛打、修邊、畫樣、淬火、回火、磨制、拋光、調直等程序,用時近一天,而這些工序都是傳統手工藝。
鍛造一把好劍,最為關鍵的是鍛打工序,這也是最復雜的環節。成千上萬次的鍛打,不僅需要鑄劍師傅有足夠的耐心、意志力,還要有豐富的***知識。一個看上去簡單的小環節,也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鑄劍師傅還需要注意很多細節。首先就是溫度,原材料的加工溫度,取決于鋼材熔點,不同的溫度會讓鋼材產生不同的變形能力,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有可能導致材料斷裂。因此,師傅不僅要了解鋼材結構,還要憑經驗熟練掌握爐膛的溫度、燒制的時長。
修邊
“淬火時,水淬速度要快,得到的硬度比較高;油淬速度相對要慢,得到的硬度相對低些;風淬速度相對更慢,得到的硬度相對更低些。”該公司器材車間主任李存鋒對太極劍的鍛造如數家珍,武術器械存在一點小誤差都有可能帶來極大的影響,太極劍的長度、重量、劍柄長度、護手盤寬度等都會影響它的使用感受。
一柄好劍,要有精確的標準。為此,山東國華體育太極劍設計團隊精準控制武術太極劍的質量偏差,一切數據都嚴格按照《武術太極劍》的國際標準來執行。設計團隊做了上千次研究,精益求精,研發出符合《武術太極劍》國際標準的太極劍。此外,公司邀請李連杰恩師吳斌為技術顧問,世界太極冠軍柴云龍、全國太極冠軍高崇為品牌代言人。
2017年,北京大業亨通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山東國華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前身)被世界太極產業博覽會組委會授予“世界十佳優秀太極品牌”稱號。
目前,山東國華體育有武術服裝、武術器材共計8條生產線,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公司所設計生產的太極服、刀劍等產品,2008年至今連續12年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名,所生產的太極劍更是有著“華夏第一劍”之美譽。
盤扣
傳統服飾流淌詩意盤扣,又叫盤紐,是中國傳統服裝使用的一種紐扣,用來固定衣襟或裝飾。盤扣的種類良多,罕見的有蝴蝶盤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等。“太極服是純手工***,盤扣是其中的點睛之筆。”山東國華體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負責人侯允國說,盤扣的端莊大方,溫婉典雅,細致入微地闡釋了東方美。
一根彩繩,精心盤繞,扣住一個個觸動心弦的故事。山東國華體育的生產車間里有專門負責盤扣的女工,其中年齡最大的是64歲的鄭蘭英。
鄭蘭英對盤扣的記憶來自幼時:“衣服上的扣子都是大人用繩子盤的,很少見到現成的紐扣。半分鐘的時間,一根繩子就變成好看的扣子。再用針線密密麻麻地縫到衣服上,整個衣服就像變了一個樣似的。”
手推繡
一粒盤扣,承載著回憶,也“點燃”了幸福的日子。六年前,鄭蘭英跟著公司里的老師學會了盤扣,并有了收入來源。后來,鄭蘭英漸漸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在干手工活,更是在傳承一種傳統手工藝。“女工盤的扣子精致緊湊,有一定的硬度,用手一摸就知道是精細活。”侯允國說,這樣的盤扣在全省乃至全國來看,依舊是少數。
太極服的繡工也是極具特色的,采用了手推繡的***工藝。手推繡,延續了蘇繡的手法,刺繡機器配合靈活的手指操作進行推繡。“用繃架繃緊面料,一種種顏色逐步繡制,手要靈活移動,控制好速度,確保做工精細。”該公司女工張華說,用手推繡繡出來的太極服配色明快豐富,有立體感,漸變效果也比較明顯。
***車間
由于工藝精細,不少其他地區的體育愛好者都會到該公司定制太極服。當天,女工們就在趕制一件仿絲手工刺繡的競賽服。湛藍色的衣服上,兩朵鳳尾花栩栩如生,分別向不同方向延伸,無形中拉伸了整體線條。凝視每一件太極服,無論素雅之中的清純,還是艷麗之下的妖嬈,詮釋的都是那一瞥的驚艷。
重工藝,強發展。目前,該公司太極服年產量達500萬件(套),銷售額達5000萬元。公司產品占據全國整個武術服裝行業的35%,不少產品銷往美國和東南亞國家。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太極文化。”侯允國說,他們將繼續以中國文化為背景,傳承傳統手工藝,精心***太極劍、太極服等手工藝品,通過獨特形式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