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人愛把占女人便宜說成“吃豆腐”,為啥呢?有何典故?
豆腐是日常生活之中大家很愛的美味,豆腐口感鮮嫩而且營養豐富,豆腐可以***成為多種多樣的美食,豆腐也是我國獨有的美食,相傳由漢朝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據說劉安是個孝子對于母親非常孝敬,老母喜歡吃豆,但后來因為牙齒不好,吃不動豆子,劉安將豆子研磨之后放入了一些鹽鹵,這也是豆腐的雛形,之后經過慢慢的改良,終于***成為了鮮嫩的豆腐。
民間素來把討女人便宜稱之為吃豆腐。這樣的說法歷史悠久,據記載從漢朝時期民間就有了吃豆腐的說法。對于吃豆腐的來處也說法頗多,但主要的來源是跟女人有直接關系。豆腐***成功之后,自然也成為了市井上銷售的食品,據說在長安城里,有個賣豆腐的女子,生的面目姣好,一眼望去惹人愛戀,由于長得好看,也被大家叫做了“豆腐西施”,每天青年男子前來賣豆腐的絡繹不絕,很多都不是為了賣豆腐,反而是為了豆腐西施而來。
來買豆腐的時候,會多跟豆腐西施多接近一些,遞錢收豆腐的時候,還會專門地碰下人家的小手,這樣的占便宜舉動,變被慢慢的稱之為了吃豆腐。后來也把占女人便宜的事統稱為了吃豆腐,除了這樣的說法之外,在農村還有其他的說法,也是認為是被吃豆腐,但這種說法跟女人的關系不大,反而是指的一些特別愛占便宜之人的稱呼。對于這類人的一些舉動,也被統稱為吃豆腐,是什么樣的人做出什么樣的事,被稱為吃豆腐呢?
豆腐作為家庭日常食用量很大的食材,在過去的農村,辦理紅白喜事的時候,豆腐自然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辦理白事的時候,街坊鄰居都會前來幫忙,大伙一起搭把手把喪事給料理周全,主人也會請大家一起吃飯,其中豆腐是最常見的菜肴,大家幫忙之后吃豆腐也是心安理得,但有些人卻并非如此,有些人是幫忙的時候看不到,吃飯的時候準來到,掐著飯點就會準時的前來吃豆腐,所以后來農村也把這些不干活還愛占便宜的舉動稱之為吃豆腐。
除了以上兩個吃豆腐的說法之外,農村還把一些白占別人便宜的事情也叫做吃豆腐,通常是指一些平時好逸惡勞,但還很愛白吃白拿之人,這些人很讓人討厭,但由于做出的事情很小,通常也只能冷眼看待,并不值當真正的計較,對于吃豆腐你認為那種說法是正確的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