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還在對丁真魔怔中,偶有刷到他的視頻本想一劃而過,還是不甘心的點開看看,一看又被吸引了,想看膩不想再沉迷了哈。
晚上睡覺時老是想起冬冬的一句話,他說丁真就像一雙眼睛,透過他讓世界各地的人看到中國四川甘孜,知道理塘,了解倉央嘉措和藏族文化,深入研究佛教背后的含義,喜歡上當地美景人物小吃,最后無可救藥的愛上它。我想丁真是幸運的,作為心靈的窗口,他是清澈透明而富有異域風情的,從他看到的理塘,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天窗,通往心靈靜地的窗口。可是這個世界上不止丁真,也不止理塘吸引人,我們需要五彩繽紛的元素疊加,來豐富生活凈化靈魂。今天這期彩泥畫介紹的是一個手鼓達人樂隊。
這個樂隊是我在b站上看到的,叫樂僮非洲鼓,樂隊一共四個成員,其他兩個我不太了解,印象最深刻的是主鼓手Tori和常年帶墨鏡的大河老師。Tori老師從面相上看是一個和藹和親的人,雖然只是在線上看到她,但你看她的教程邏輯清晰,不厭其煩的從小白開始教起,一首很簡單的歌很簡單的節奏,她能三遍快三遍慢再跟音樂打,除非你太懶了,不然不可能學不會。
我當時也是看了她的視頻,感覺成人上手還比較容易了,不說打加花,就簡簡單單的打一首四拍節奏也是陶冶情操哈,那時候就買了鼓在家打,不得不說任何一種樂器都需要每天反復練,偷懶真的會讓你一點點喪失成就感。
最近迷上了大河老師,說起來這里面還有個尷尬的回憶史。才看見他時他帶的墨鏡,對他一瞬間的靈感是看到他打《西海情歌》的手鼓,厭世/冷酷/帥氣/不拘一格/還帶點可愛的壞,看了評論網友留言說他是盲人鼓手,經過“觀察”我也就信了,還聽了好幾天的林宥嘉《你是我的眼》,一邊感動大河老師堅毅不拔的高貴精神,一邊為他默默可惜,可惜他看不到我給他做的畫。這種復雜矛盾的情緒反復折騰,靈感閃來閃去,后來經過樂隊其他工作人員了解到,原來大河老師并不是盲人鼓手,只是喜歡帶墨鏡,各種墨鏡,復古風懷舊風,好吧,原來是我誤會了。
喜歡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就是莫名的覺得你身上有股氣息讓我覺得很舒服,樂僮非洲鼓樂隊就讓我有這種感覺,平平常常的四個人,不同性格的四個人,如果說音樂是心靈溝通的橋梁,其實我認為并非一定要學鋼琴、大提琴、豎琴、管玄樂器,除了看興趣看能力看悟性外,音樂是能互動的,是一種國際默語,哪怕敲幾個破盆子,能帶動氣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聚在一起嗨,此時此刻,心靈得以滋養,音樂就此升華。
手鼓起源于非洲,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曼丁(難學),就打流行樂也可以,中國市場除了廣東深圳那邊有啟蒙教學,其他地方上手就是架子鼓,畢竟非洲鼓學的人不多學費也相對便宜。對于小孩來說,從小接觸非洲鼓,團隊一起成長,除了手部有力量,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于自信有很大的提高。
感覺要寫跑題了哈,我不是來宣傳的,只是個人喜歡,因為周邊沒有氛圍,也沒有***的手鼓老師,所以很沒事時自己打打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