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佝僂病是因為缺鈣嗎?
山西省中醫院郝剛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能夠在藥店展架上占據C位的,往往都是五花八門的鈣片。在很多人的話語里,似乎是補鈣治百病:腰疼腿疼,補點鈣;骨折長得快,補點鈣;老人有沒有事,補點鈣;至于小孩,那更得補鈣了——缺鈣長不高,還容易得佝僂病!
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關于兒童佝僂病的問題,是因為缺鈣嗎?
其實,佝僂病,它的全名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目了然,佝僂病不是缺鈣,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VitD)而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異常。也就是說,佝僂病不是因為缺鈣,但是和鈣有關:由于體內缺乏了維生素D而導致了鈣元素在體內無法正常地發揮作用。譬如,導致兒童在生長期時骨組織礦化不全,兒童生長發育。
這是一個積累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出現佝僂病典型臨床表現之前,患兒往往有長達數月的VitD缺乏狀況。這也是個較為普遍的情況,據估計全世界大約l億人存在VilD缺乏的問題。即使在堅持服用多種維生素的人群中,仍有25%~32%的人存在VitD缺乏的情況。
簡而言之,佝僂病不是因為缺鈣,而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的缺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情況,不是搞點什么藥就可以簡單粗暴地解決的問題。
而且,關于維生素D的作用我們存在著極大的低估。VitD不僅僅影響鈣磷代謝,而且具有廣泛的生理作用,是維持人體健康、細胞生長和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如影響免疫、神經、生殖、內分泌、上皮及毛發生長等,與多種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神經肌肉疾病、腎臟疾病、牛皮癬、腫瘤等密切相關——這叫做VitD缺乏的非骨性并發癥。所以,我們今天的話題從佝僂病開始,但是,佝僂病其實只是VitD缺乏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如果,有一位朋友因為閱讀了這篇文章而認識到維生素D對于一個兒童的價值,那么本文就算是功德無量了。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應該知道些什么,應該做些什么。
我怎么能知道我的孩子是否缺乏維生素D呢?這就涉及一個檢測的問題。目前認為血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大部分醫院都可以化驗)是反映機體VitD代謝情況的重要指標,但是對于血25-(OH)D應達到什么樣的最佳水平,學術界還有很多爭議。但是,主流觀點大致是以血25-(OH)D達到33ngml(82.5nmolL)作為兒童的理想健康水平,也有很多研究推薦最好能達到40ngml(100nmolL),而28ngml(70nmolL)則是理想水平的低限,再低就該出問題了!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做過血25-羥維生素D[25-(OH)D]的化驗,可以對照一下這個指標。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缺乏了,怎么補充呢?2003年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預防兒童VitD缺乏和VitD缺乏性佝僂病,VitD攝人量指南”,推薦所有嬰兒(包括純母乳喂養兒)出生后VitD攝人量每天至少為200U(5μg)——因為保證每天200U以上的VitD攝入就可以有效的預防VitD缺乏。【注意,過多攝入也是有害的】
大家注意,更加重要的一點是:曬太陽!因為維生素D的合成是需要陽關的,它的意義要大于藥物性的攝入。研究顯示,一個母乳喂養的嬰兒每周戶外活動2h,僅暴露面部與手部,就可以維持嬰兒血25-(OH)D濃度在正常范圍的低值。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對于嬰兒和兒童,預防佝僂病和VitD缺乏所需要的具體的日光照射的量(如皮膚暴露的面積和時間)是難于確定的,因為影響日光照射的環境因素太多了:如季節、氣候、空氣污染、時間、緯度等,同時皮膚色素沉著、遮光劑、衣著等都會明顯影響VitD的合成,生活方式的改變如室內活動增多進一步減少了戶外活動時間。譬如一項對照研究發現,以九月份為例,居住在美國中部辛辛那提(北緯38°)的兒童,每天在戶外暴露手和面部20分鐘就足夠了,而出生在北京(北緯40°)的兒童則需暴露2小時才能保證基本的VitD合成量。
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所以很難拿出一個具體的數據來指導出生在全國各地、不同月份的兒童接受日照的時間推薦。但是,總的來說,積極地參加戶外活動對于兒童的發育意義重大,這種價值是任何營養品都不可比擬的。
此外,也有一部分佝僂病患兒經過正規、足量的維生素D治療,效果仍很不理想。這可能是與體內其他微量元素異常對機體骨代謝造成的影響有關。譬如,鋅缺乏會影響味蕾細胞的活性,使得患兒味覺功能減退,食欲下降,導致VitD、鈣等攝入不足。同時鋅缺乏也會抑制成骨細胞活性,導致骨骼骨量生成減少。再譬如,來自廣東等日照充足地區的研究發現,很多佝僂病是由于鐵的缺乏。因為鐵缺乏會干擾了vitD在皮膚和腸道的轉化及其在體內的代謝,從而導致了體內VitD的活躍性降低。
最后給大家介紹一點,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存在遺傳特點的。維生素D受體(VDR)是介導維生素D發揮生物效應的生物大分子。VDR基因定位于染色體12q13上,VDR基因突變可引起遺傳性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具體的機制目前還并不明確。
參考文獻
1.向偉.維生素D缺乏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進展[J].中華兒科雜志.
2.盧華君.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態性與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易感性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
3.張紅艷.微量元素與兒童佝僂病[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