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起筆之前先問一個問題:
辣條企業龍頭是衛龍,老二是誰?
乳業龍頭是伊利,老二是蒙牛,第三是誰?
火腿腸企業龍頭是雙匯,老二是金鑼,第三是誰?
如果大家在仔細聯想一下就會發現,在充分競爭的行業,最容易記住的就是老大,再不濟就是記住老二,撐破天了還能記住老三。
排名再靠后的,市場曝光率就大大降低了。
遺憾的是,河南有很多食品品牌,就是差那么一點點。也就是因為差這么一點點,品牌曝光度銳減。這也給企業擴張市場增加了更多難度。
如果能夠捅破這層窗戶紙,河南好多個企業有望迎來爆發。
第一個企業是屬于啤酒行業。
提到國內啤酒市場,我們總是習慣稱之為五大巨頭,分別是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啤酒、嘉士伯啤酒和燕京啤酒。
盡管燕京和嘉士伯已經明顯掉隊,但大家還是習慣將他們并稱為五大巨頭。
有沒有人想過,第六大巨頭是誰?
沒錯,它就是金星啤酒。
歐睿的統計口徑,金星在市場占有率上位居第六。盡管第六的市場占有率較第五的差距有一點大。并且同身后第七(珠江啤酒)的差距也在縮小。
但是,說實話,出了河南,又有多少人認識金星啤酒呢?
第二個企業是屬于功能飲料行業。
困了累了喝紅牛。這個廣告語太過深入人心。在功能飲料行業,紅牛是絕對的龍頭。第二是東鵬特飲,這家公司也上市了。第三是樂虎,是達利集團的。
從大眾的角度來看,知道這個排名的人應該并不多。但從行業人士的角度來談,這個排位還算是比較為大家所熟知。
但是,第四是誰呢?
對!第四是河南的企業——河南中沃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體質能量。
這家企業在濟源,最早是當地糧食系統下面的食品廠,后改為白酒廠,經營一段時間開始做飲料,最終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功能飲料上。
相對來講,體質能量與樂虎的路數比較相似,主打低端市場。這些年規模不斷變大。畢竟中國市場如此之大,切下基數更大的平民市場,發展前景也是不錯。
只是,這家企業前幾天被珠江經濟廣播臺列為“十大不推薦產品”之一,不推薦理由是含糖量高,口味評價遜等。一同上榜的還有烏江榨菜、毛戈平等。
對此榜單的權威性,很多網友報以質疑的態度,畢竟“口味評價遜”這樣的判斷太過主觀了。
第三個企業是方便面行業。
康師傅、統一位居行業第一、第二,這是毋庸置疑的。今麥郎位居第三。
第四是誰呢?
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那就是白象。
姚老板是行伍出身,為人低調。尤其是現在歲數大了,似乎很少再公開露面了。這也大大降低了白象的品牌曝光度。
但盡管如此,白象還是位居行業第四。低調的白象,承擔很多社會責任,卻不愿意發聲。比如去年的鄭州暴雨,捐了大幾百萬,連個新聞通稿都沒有。
還有就是近幾日瘋傳的接納殘疾人就業,甚至為了吸納更多的殘疾人工作,還專門調整產業生產線。另外就是堅定拒絕日本人的投資。
盡管從商業角度來講,這些舉措并不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動作。但不得不說,姚老板這一點還是令人稱贊的。
當然,市場如賽場,差一分就是冠亞軍的區別。還是希望河南的這些企業老板們,能夠再努努勁,再往上沖一沖。
畢竟,這么多年都過來了,不差那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