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過那種經歷,就是長時間沒有吃過一點蔬菜的時候,人就感覺比較難受,老一輩的人說這是“酸心”,需要吃點素的就好了。說來也奇怪,只要吃了蔬菜之后,這種感受一下子就沒了,只需要一頓飯的功夫。而很多營養師們也提倡我們平時吃東西要品種盡量多一點,不能挑食,要各方面均衡。但是為什么像老虎這種一輩子只吃肉的動物,卻不會像人類一樣營養不均衡呢?
其實很早我就有想過這個問題,而且還問過當時的高中生物老師,他給我們的解釋就是人跟老虎的消化系統是有區別的,就比如食草動物就是食草動物,它們不會需要吃肉,而食肉動物就是食肉動物,它們不需要吃草,雜食性動物則各方面均有攝入。每一種物種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消化系統和生理機能。說白了生物體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能夠合成各種氨基酸,人類要吃各種食物就是獲取這些原料,而老虎則自身能夠合成。
營養豐富是對于人類來說的,早期的原始人食物也是比較單一的,那個時候他們也不需要像我們一樣要吃各種食物,可能有一些我們現代人不能夠合成的氨基酸或者某些物質,原始人能夠合成。老虎也一樣,他們從肉類里面獲取了營養元素,然后身體能夠將它們合成各種生存所需的物質,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去攝取特定的營養元素了,因為它們本身就能夠合成。
其實老虎可能也會吃素,只是沒有被人們看到而已,并且也不是常吃的。小時候家里面養有那種農村的狗狗,農村養狗不像城市里面那么復雜,又是除蟲又是打疫苗之類的,只需要每餐給點它們剩飯剩菜就行了。但是說來也奇怪,農村的狗狗們似乎也都沒有生,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狗狗們是能夠自己給自己“治病”的。那時我看見狗狗在山上吃著一種草,似乎對其身體有某種作用,或許老虎在森林中感覺到不適的時候,也能夠自己找“草藥”吃。
另外動物的內臟一般來說也是各種營養元素豐富的地方,老虎在吃獵物的時候,一般也是會把動物內臟吃掉,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先吃這些東西。在很多紀錄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在非洲大草原上看見長頸鹿、斑馬等尸體,它們的內臟已經被掏空,只剩下一副軀殼在哪里,然后被鬣狗、禿鷲等動物吃掉。或許這就是動物的生存本能。
(原創作品,禁止抄襲,雖遠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