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珊珊“硅谷鋼鐵俠”馬斯克(ElonMusk)似乎越來越“不務正業”。
他不止造電動車,還發衛星、造星鏈、做腦機接口、做真空高鐵。這些還不夠,在推特上擁有超過8000萬粉絲后,竟然反手以總計約440億美元的價格于4月25日收購推特并將其私有化。更瘋狂的是,馬斯克又在北京時間4月28日8點56分發推文稱,“接下來我要收購可口可樂公司,再把可卡因重新加進去。”
馬斯克收購可口可樂或許只是一句戲言,但其私有化推特這波行云流水的操作,還是驚呆了眾多網友。
這筆440億美元的交易資金不是小數目,馬斯克錢從哪來?
有消息稱,其中130億美元從華爾街最大銀行貸款,還有125億美元用馬斯克的特斯拉股票進行抵押貸款。不過,這位億萬富豪尚未披露他承諾的另外210億美元現金將從何而來,因此外界擔心他可能會大舉拋售特斯拉股票。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新文件顯示,特斯拉CEO馬斯克通過4月26日和4月27日兩天內的一系列交易,總共出售了440萬股特斯拉股票,價值約40億美元。馬斯克周四晚在Twitter中針對這輪特斯拉股票出售回應稱:“今天以后,沒有再出售特斯拉股票的計劃。”
馬斯克收購推特讓幣圈一片狂歡,此前被馬斯克多次站臺的狗狗幣先漲為敬,26日價格拉升了30%;但同日特斯拉隨眾多大型科技股大跌,市值蒸發了1200億美元,可以買下2-3個推特。
圖片來源:特斯拉
豪橫的馬斯克可能已經習慣了特斯拉股價的起起落落。至少從財務數據來看,特斯拉在汽車圈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疫情、供應鏈、勞動力和其他生產方面的壓力下,特斯拉交出了讓行業羨慕的2022年一季度財報。其毛利率遠超汽車行業最會賺錢的豐田,達到保時捷的2倍,直追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蘋果;在銷量規模相近的情況下,特斯拉的凈利潤更達到比亞迪的22倍之多。
不過,特斯拉CEO馬斯克稱年銷百萬只是“小成績”,直言目標銷量是每年2000萬輛,并自信每年能夠實現50%的增長。
毛利率達32.9%
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收入、汽車交付量、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等多項指標均創下記錄。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81%,達到188億美元。特斯拉方面表示,收入同比增長的原因是:汽車交付量增加、平均銷售價格上漲、其他業務增長。
圖片來源:特斯拉
官方數據顯示,特斯拉一季度交付新車310048輛,與去年同期的184887輛相比增長68%。特斯拉Model3和ModelY車型占交付量的95%,即295324輛。
根據特斯拉官方網站,目前Model3在國內的提車周期長達5-6個月,ModelY提車周期也在3個月左右。“2022年對比2021年,我們還很有可能實現60%的增長。”馬斯克同時也表示,現在訂車的顧客會面臨很長的等待期,一些訂單可能要等到2023年才能交付。
目前,特斯拉一半以上的交付車型來自中國制造。根據此前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中國的交付量達到18.22萬輛,占其全球總交付量的58.8%。
在此之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因疫情停產近三周。但伴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復工復產”,以及柏林超級工廠、得州超級工廠近日陸續啟動的生產交付,特斯拉全球交付速度將持續提速。此外,自特斯拉表示將在中國建設第二工廠以來,已經有包括沈陽、廣州等地在內的多個城市爭搶特斯拉的落戶。近日,珠海也釋放出爭奪特斯拉第二工廠落戶的消息,特斯拉方面對此回應中國新聞周刊稱:“暫無相關消息。”
根據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今年一季度其在國內市場營收46.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0.43億美元增加16.07億美元,同比增長52.8%,是該公司第二大市場;美國依舊是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其一季度營收為87.34億美元,同比大增97%。
數據來源:特斯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第一季度GAAP(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汽車毛利率高達32.9%。這一數字遠超傳統造車企業,直追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蘋果。數據顯示,蘋果過去12個月的毛利率超過40%。在過去,豐田一直是最會賺錢的汽車品牌,其毛利率可以達到20%左右;一些超豪華品牌也具有不錯的賺錢能力,如保時捷單車毛利率為16.7%、法拉利為18%;國內新能源頭部企業比亞迪是16%,蔚小理在18%上下。但這些數字顯然都比特斯拉低了不少。
這也不免讓人心生疑問,既然特斯拉有如此強大的賺錢能力,為何還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多次漲價?對此,馬斯克解釋稱:“由于交車等待很長,即現在訂車,交車可能都是明年了。所以我們要考慮接下來6-12個月的供應成本變動、物流成本等的增長,我們的需求還很多,目前仍是受到量產能力限制。”
據了解,2021-2022年特斯拉供應商零部件成本已提高20%-30%。數據顯示,2021年6月-2022年3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8.8萬元/噸漲至50.2萬元/噸,漲幅高達470%;電池級微粉氫氧化鋰價格從9.8萬元/噸漲至48.5萬元/噸,漲幅為395%。
而特斯拉車型的定價一直與成本緊密掛鉤,這也導致其在剛實現國產的一段時間因成本的下降而不斷降價。如今,整個汽車產業鏈都面臨原材料漲價及供應鏈緊張的問題,特斯拉率先漲價似乎也不足為奇了。
對于未來車型是否會繼續漲價的疑問,馬斯克回應稱,“如果通貨膨脹仍在持續或者原材料持續飆升,并不排除后續會有漲價的可能性。”
每日進賬超2億
特斯拉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凈利潤超33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658%。按照當前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計算,33億美元約合216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在今年前90天里特斯拉每日進賬超過2億元。
此前,特斯拉發布的2021年全年財報顯示,其在過去一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6.4億美元,粗略計算,特斯拉去年平均每天凈賺超1億元人民幣。顯然,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的賺錢能力又有突破。
做個簡單的對比:特斯拉賺錢能力可達國內新能源汽車領頭羊比亞迪的近22倍,而比亞迪整車銷量只比特斯拉少一萬多臺。根據比亞迪一季度業績預告,比亞迪1-3月份凈利潤為6.5億-9.5億元,同比增長174%-300%。同時,比亞迪乘用車一季度銷量達286329輛,同比增長422.97%。從銷量來看,比亞迪已逼近特斯拉,但對比特斯拉216億的凈利潤,懸殊依舊顯著。
圖片來源:特斯拉
究其原因,目前,特斯拉主銷車型為Model3和ModelY,而這兩款車型70%以上的零件可以共用,大大節省了成本。而對于多數汽車企業來說,旗下車型眾多,如比亞迪車型多達十幾款,成本也隨之升高。
同時,與傳統汽車企業不同,特斯拉一體壓鑄技術也大大節約了成本,同時提高了交付速度。如率先在ModelY上使用的一體化鑄造技術,使原本370個零件拼接的“后車身總成”變成兩三個鑄件,制造成本降低40%。而特斯拉不做廣告沒有營銷費用,也大大節約了成本。此外,特斯拉一季度的全球汽車庫存僅為3天,與去年同期的8天相比下降63%。
除汽車業務表現亮眼外,特斯拉通過銷售碳排放積分獲得的收入達6.79億美元,同比增長31%;能源發電和存儲營收達6.16億美元。
面向未來,特斯拉新車研發也已提上日程。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研發的新車型將沒有方向盤、沒有踏板,其核心理念是為“每公里花銷成本”提供全方位優化,實現最低成本。據悉該車型預期在2024年實現量產,將對拉動特斯拉財務增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馬斯克也承認,自動駕駛技術進步所花的時間比他預期要長。“在我參與的所有技術開發中,從未遇到像全自動駕駛項目這樣給人虛幻希望的項目,我們看似取得了突破,但實際上卻沒有。”
“我們還在非常早期階段,我們才剛剛實現了1年100萬的‘小成績’,我們期望的是2000萬每年,所以基本上我們才實現了5%,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我們非常自信接下來幾年每年50%增長速度。”馬斯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