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是世界現代建筑史的奇跡,也是見證一個國家或城市發展史的標志,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萬眾矚目的焦點。
來自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雖然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的工程停工以及疫情所造成的其它影響,但仍然有106座200米及以上的高層建筑竣工,其中300米以上的“超高層”有20座。
在中國摩天大樓熱一直沒有停下來,近年來中國摩天大樓正在以瘋狂的速度競相生長,去年完工的106座高層建筑中,中國占據了56座,占比52.8%。而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完工摩天大樓中,中國也占據了6座。
TOP1、迪拜哈利法塔
設計:SOM
高度:828米/163層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稱迪拜大廈或比斯迪拜塔,是世界第一高樓與人工構造物,由SOM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建筑高度為828米,樓層總數163層,始建于2004年,于2010年落成投入使用。
哈利法塔的設計為***教建筑風格,設計靈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蘭。樓面為“Y”字形,并由三個建筑部份逐漸連貫成一核心體,從沙漠上升,以上螺旋的模式,減少大樓的剖面使它更加直往天際,至頂上,中央核心逐轉化成尖塔,這種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并能讓人們盡情欣賞***海灣的迷人景觀。
大樓的中心有一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邊形“扶壁核心”。樓層呈螺旋狀排列,能夠抵御肆虐的沙漠風暴。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臺起重機,把混凝土垂直泵上逾606米的地方,打破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廈建造時的492米紀錄。
TOP2、上海中心大廈
設計:Gensler
高度:632米/128層
上海中心大廈,是目前中國建成投入使用的最高摩天大樓,由美國Gensler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其“龍型”方案為128層632米,2008年進行主樓樁基開工,2015年投入使用。
上海中心大廈建筑外觀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開口由底部旋轉貫穿至頂部,城市天際線。從頂部看,上海中心大廈的外形好似一個吉他撥片,隨著高度的升高,每層扭曲近1度,這種設計能夠延緩風流。
大廈基礎大底板澆筑施工的難點在于,主樓深基坑是全球少見的超深、超大、無橫梁支撐的單體建筑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塊直徑121米,厚6米的圓形鋼筋混凝土平臺,它將和其下方的955根主樓樁基一起承載上海中心121層主樓的負載,被施工人員形象地稱為“定海神座”。
TOP3、沙特麥加皇家鐘塔飯店
設計:Daral-Handasah
高度:601米/120層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位于沙特***王國的***教圣城麥加的復合型建筑,由DarAl-HandasahShair&Partners擔綱設計。建筑高度601米,共120層,于2004年開工,歷時8年建成。
麥加皇家鐘塔飯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鐘塔,皇家鐘塔呈長方體,四面都有表盤顯示時間。其中每一面均鑲嵌有9800萬塊玻璃磚,并刻有***語的“偉大的***”的字樣,最高處是用黃金***的一彎新月。
鐘塔建在麥加皇家鐘塔飯店建筑群的頂端,在飯店400米處安裝有四面鐘,每個表盤的直徑達40米。面向禁寺一面的大鐘,高80米,寬65米,比英國倫敦國會大廈頂上著名的“大本鐘”大6倍。每逢重大節慶和大朝時,從鐘塔上發射16條光柱,向天空直射10公里高,光彩奪目,在25公里外也能看見。
TOP4、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設計:KPF
高度:599.1米/115層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坐落于城市最繁華的中心地帶深圳福田區,由KPF建筑事務所設計。建筑115層總高度599.1米,于2009年開挖基坑,2017年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塔樓的形狀猶如一根同時被天空和大地所牽引的鋼纜。立面在建筑頂端,逐漸縮小形成金字塔狀,賦予了建筑棱柱的美感。建筑的造型被外圍護結構的八根復合巨型柱所突出。建筑的流線造型改善了結構性能和防風性能,減少了35%的基準風荷載。
建筑選用了具有耐腐蝕性能的材料,這將避免平安金融中心的外觀在未來幾十年內由于深圳沿海咸濕的氣候而產生變化。平安金融中心的立面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建筑使用了1700噸不銹鋼,該建筑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銹鋼幕墻建筑。
TOP5、韓國樂天世界大廈
設計:KPF
高度:554.5米/123層
樂天世界大廈是一座位于韓國首爾的摩天大樓,由KPF建筑事務所設計。該大廈共123層總高度達554.5米,2011年3月開始動工建設,于2017年4月落成使用,超越柳京飯店成為朝鮮半島上最高的摩天大樓。
該摩天大廈設計是基于傳統的韓國陶瓷和書法,建筑物的頂部逐漸變細,若隱若現的塔尖聳立在首爾的天際線之上。大廈的外表為光亮的銀色玻璃構成白色金屬網格圖案,外表面呈弧形向上延伸,但在頂部沒有合在一起。
樂天世界大廈由瞭望臺、***、辦公區等組成。117-123層為瞭望臺“SeoulSky”,其將是世界第三高(500米)瞭望臺。第118層的天空甲板是世界最高的玻璃板眺望臺,從地下2層到第121層之間的電梯則是運行距離最長、速度最快的電梯。
TOP6、美國世界貿易中心
設計:SOM
高度:541.3米/94層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坐落于美國紐約新世界貿易中心,與9?11襲擊事件中倒塌的原世界貿易中心的舊址相鄰。該建筑共94層,高度為541.3米,于2006年開建,歷時7年峻工。
建筑亦稱為自由塔,主體結構設計高度541.3米(1776英尺),象征著美國通過獨立宣言的1776年,而屋頂高417米(1368英尺),象征原世貿中心北塔的屋頂1368英尺,觀景臺及最高的可使用樓層高415米(1362英尺),象征原世貿中心南塔的屋頂1362英尺。
建筑師丹尼爾?李布斯金是世貿重建工程的總策劃人,不過世界貿易中心一期的主要設計者是來自SOM建筑設計事務所的建筑師DavidChilds。從觀者的一般角度來看,其結構或許和雙子塔一樣都是矩形的。但是從斜角角度來看,它就顯現出尖形柱一樣的斜面。八個平面都是拉長的等腰三角形,能夠從不同角度捕捉和反射光線。
TOP71、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設計:KPF
高度:530米/111層
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即廣州東塔,地處珠江新城CBD中心地段,建筑為111層樓,總高度530米,2009年開始動工,于2016年峻工投入使用。
建筑由KPF建筑事務所設計,頂部采取“之”字形退臺設計,形成3個露天觀景平臺:底部的辦公區頂部平臺在66層朝西,可以看夕陽西落;中部的國際公寓區頂部平臺在91層朝東,可以看日出東方;對景觀要求最高的五星級***平臺在107層,平***全開敞,可朝東南西面遠望,既可看日出日落,又可欣賞珠江。
建筑玻璃幕墻采用白色陶土板掛件,可以天然采光;結構上首次采取超高強綠色混凝土,減輕東塔自重的同時還增加了使用面積。
TOP72、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設計:SOM
高度:530米/97層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是濱海新區新地標性建筑,主樓高達97層,530米,與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并列成為世界第七高摩天大樓。項目于2012年始建設,2019年竣工投入使用成為濱海新地標。
著名的SOM國際設計團隊為該大樓的外形賦予了“凹凸有致”的曲線,四方形的基座、圓形的塔冠、對稱弧形內凹的塔身、八條扶搖直上的柔美曲線,這在外人看來猶如少女般曼妙的身姿。
530米的天津周大福在國內不算最高,但它的結構卻是最為復雜的,該塔樓基坑最大深度32.3米,是目前天津房建領域開挖最深的基坑,是國內施工難度最大的超高建筑之一。
TOP9、北京中信大廈
設計:KPF
高度:527.7米/109層
北京中信大廈又稱中國尊,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核心地塊,建筑總高527.7米,建筑層數地上109層,為中信集團總部大樓,是北京市最高的地標建筑。項目于2015年年底開工建設,2018年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建筑構思源于中國傳統禮器之重寶——“尊”的意象。建筑高聳直入云端,表現出頂天立地之勢。其外形自下而上自然縮小,形成穩重大氣的金融形象,同時頂部逐漸放大,享受獨在云端的無限風光,最終形成中部略有收分的雙曲線建筑造型,使這一建筑林立在CBD核心區的摩天樓群中也能明顯體現出莊重的東方神韻。
為平衡設計與結構要求及出租需求,KPF建筑事務所對造型進行了優化。塔樓平面為圓角方形,塔樓寬度底部為78米,中部收分處寬度為54米,頂部寬度為69米,造型體現了“尊”的獨特曲線及完美的結構比例。
TOP10、臺北101大廈
設計:C.Y.Lee&Partners
高度:508米/101層
臺北101大廈原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坐落于臺北信義區金融貿易區中心,建筑101層,總高度為508米。項目始建于1998年,2004年正式投入啟用。
大廈由建筑師李祖原與王重平設計,外觀為多節式結構,達到防災防風效果。以數字8作為設計單元,每8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建筑面內斜7度,化解高層建筑引起之氣流對地面造成的風場效應。
建筑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筑整體。外墻燈光會在特殊的節日,會以節慶為主題在外墻以燈光表現特殊的文字或圖形。
據CTBUH數據顯示,近三四年來,有20余座建筑在沖擊上海中心大廈632米的天際線,爭奪中國第一高樓的地位。其中處于遠景階段的有14座,處于方案階段的有2座,沖擊失敗修改方案的有5座。
第一高樓這塊金字招牌一度是諸多房企和城市競相追逐的目標,但建設摩天大樓,卻是好聽不好干的事情,摩天大樓要比普通高樓投入高得多的成本來維護,面臨的安全風險也更大。
2020年5月,中國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修建摩天大樓,經濟發展需要和實用性是必須考慮的問題,切勿盲目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