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懷友
曾子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平邑)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汲(子思子)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
曾以“忠恕”去應對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編《論語》、著《大學》、寫《孝經》著《曾子十篇》。同時,他亦為《二十四孝》中“嚙指痛心”的主角。
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營養。
曾參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曾參以他的建樹,終于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圣人。
附曾子20句經典語錄
1.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2.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3.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5.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人非人不濟,馬非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7.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fú)辟,易者弗從。《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8.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9.君子不絕小不殄(tiǎo)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愿也,人不知茍吾自知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0.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于義,可謂學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1.君子執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為兄弟。茍是之不為,則雖汝親,庸孰能親汝乎!《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
12.君子博學而孱(chán)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3.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4.人信其言,從之以行,人信其行,從之以復,復宜其類,類宜其年,亦可謂外內合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5.言不遠身,言之主也;行不遠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謂之有聞矣。君子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聞,則廣大矣。高明廣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16.夫華繁而實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大戴禮記·曾子疾病》
17.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兩問則不行其難者。《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8.巧言令色,觸小行而篤,難于仁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19.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而能改也。《大戴禮記·曾子立事》
20.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田懷友,山東青島人。青島市作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國內報刊及網絡平臺。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