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福原愛AiFukuhara官微
產后抑郁不是矯情,是真的生病了。
近日,前乒乓球名將福原愛的動態引發了關注。
她在微博發消息稱,感謝丈夫江宏杰對自己的照顧。
不管他有多忙,都愿意跟自己聊天聽心里話。
即便情緒失控的時候,也會抱緊以及在一旁默默陪伴。
甚至可以說“救”了自己好幾次。
字里行間,透露出了福原愛產后情緒問題的嚴重性。
自從去年4月生了二胎以后,福原愛就一直有產后抑郁情緒。
比起第一胎,二胎的不良反應更強烈,產前一個月更是遇到假性陣痛,相當痛苦。
身為運動員,多年來的高強度魔鬼訓練,各種傷病都挺過來了。
卻在坐月子時,連走路都會跌倒,爬一層樓梯都氣喘。
不僅情緒焦慮,還出現了因為擠不出母乳而慌張落淚的情況。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還是經常容易莫名哭泣,抑郁情緒也沒有完全消退。
都說生完孩子的母親,是瀕臨崩潰的存在,這一點也不假。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體質強健的運動員,懷孕生子都會給你的生活以沉痛一擊。
再堅強的女人,也會在這個時候脆弱不堪。
產后抑郁不是矯情,是真的生病了
很多人理解不了產后抑郁。
他們認為,女生孩子雞下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我天天上班多累,你不就是在家帶個孩子,能有多累?”
“我當年生三個孩子都沒抑郁,你怎么就這么想不開?”
況且現在生完還有醫生護士陪護,月子中心調理。
有什么好矯情的呢?
但事實卻是,產后抑郁真的是病。
早在五十年前,精神病學專家Pitt.B就提出了產后抑郁的概念:
由于分娩后體內激素的劇烈波動,雌激素和孕激素斷崖式減少,就會引起產婦抑郁,這是不受控制的。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也有數據顯示:
在我國,女人生孩子后出現諸如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煩躁不安等抑郁癥狀,比例高達50%~70%。
其中,有50%的產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數據來源:騰訊網)
那些認為產后抑郁很少見的人,要么是幸存者偏差,要么就是沒發現,自己硬抗了下來。
我的朋友津津,就曾受到產后抑郁的煎熬。
生娃之后,她從一個妝容精致的女孩,變得蓬頭垢面、衣衫不整。
跟人交流雙眼空洞無神,說話也心不在焉。
她跟我說:“之前聽人說,抗抑郁是一場戰爭,當時覺得是矯情,現在發現是真的。”
由于情緒極其不穩定,津津每天不想出門,也不想見人。
但呆在家又容易孤單、發脾氣、胸口悶,容易困,又睡不著。
每個夜里,悲傷情緒莫名涌來,然后忍不住哭泣。
哭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和鄙視中,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沒用的媽媽。
那段時間,簡直是地獄般的經歷。
剛生完孩子的她們,身心俱疲,情感脆弱,還會有易哭、心煩意亂、擔憂等不良情緒。
沉溺在各種負面情緒中,生活就像一潭死水。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喜歡將這些歸咎于女人的矯情、羸弱。
每當新生兒降臨,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迎接孩子的喜悅中。
卻往往忽略了,那些獨自和產后抑郁做斗爭的媽媽們。
多少堅強的女人,死在了產后抑郁
有人說,“不親身經歷,就無法懂得女人產后抑郁的絕望和崩潰”。
抑郁到了一定程度,可能就會演變成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
20%的產后死亡是自殺導致的。
在全國首個《自殺預防自救準則》中,也將“產后抑郁”列為自殺的一項重要因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前幾年,武漢二胎媽媽跳樓自殺的新聞轟動全國。
醫院里,10歲女兒大哭地嚷著“我要媽媽”,爸爸懷里還抱著一個剛滿月的嬰兒。
據婆婆回憶,兒媳已經生過一胎,而且是一位女強人,所以就沒把她的心理問題當回事。
誰知道這天,她突然就沖到陽臺,縱身跳了下去。(來源:搜狐網)
去年12月,武漢江夏一名31歲二胎產婦鄭某,把自己反鎖在衛生間,跳樓自殺身亡。
留下了尚未懂事的大寶,和嗷嗷待哺的二寶。(來源:環球網)
這些新聞,讓我十分痛心。
本該沉浸在為人母幸福中的她們,竟被抑郁一步步逼上絕路。
但更可怕的是,與一般的抑郁癥不同,產后抑郁導致的自殺往往還包括殺嬰。
心理學上稱之為“擴大性自殺”。
濟南一位年輕媽媽疑因產后抑郁,帶著自己僅4個月大的寶寶跳樓輕生,不幸身亡。
南寧安陽,一位患有產后抑郁的母親和丈夫吵架后,將孩子丟下31層高樓后,自己縱身躍下。
福建漳州,一位90后母親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離開家中,從此杳無音信。
最終在警方的協助之下,找到了他們三人的遺體。
這位媽媽在離開的時候,還留下了一封信:“逼我的是公婆,殺我的卻是老公”。(來源:海峽報道)
都說虎毒不食子,這些媽媽竟帶著孩子一起走向死亡,心理經受的是多大的折磨。
如果家人能夠多注意媽媽的心理健康,也許就能避免悲劇發生。
可在中國家庭,產婦總是不被理解和重視。
大家都認為是媽媽們太作,身在福中不知福,才變成了抑郁、低沉、不可理喻的人。
可看完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還覺得產后抑郁是小事嗎?
產后的女人,到底有多難
如果說生孩子是女人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那么產后的生活,則是漫長而難熬的身心折磨。
剛經歷完生產的10級疼痛,不經任何喘息,就要拖著還沒痊愈的身體,馬上投入到一份24小時隨叫隨到,而且完全沒有經驗的育兒工作里。
只要稍微有一點沒做好,就會受到所有親人和外人的指責。
作為生育中最大的功臣,母親本應受到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卻在孩子出生后,一下子被全世界拋棄。
孩子成了家庭重心,自己只能忍受著家庭地位的下降及尊嚴的缺失。
主持人李靜說:
“生完孩子后,感覺身體像機器,所有人跟你討論的都是你的器官。”
別人照顧你坐月子,只不過是因為孩子需要喂奶。
如果你拒絕吃下奶的食物,那么所有人都會指責你。
特別是當孩子餓了,你又擠不出奶的時候,身邊的壓力會讓你產生極強的負罪感,覺得孩子沒有奶吃,都是自己的責任。
除此之外,哺乳的生疏、缺覺的疲憊、育兒技巧的陌生等。
都會讓媽媽產生消極的情緒,對自己能否成為一個好母親產生懷疑。
總之,產后的媽媽不再是獨立的個體,時間幾乎完全被孩子占據。
每天面對屎尿屁,一天24小時連軸轉,完全沒有休息時間。
有人說,照顧新生兒的辛苦,要遠遠超過學習工作加班熬夜的苦。
當媽后,多少看不見的崩潰,都藏在了深夜里。
睡整覺是根本不可能的,好不容易合上眼,孩子就又哭了起來。
然后就是數不清的喂奶、拍嗝、哄睡、換紙尿褲……
有時實在太困想喊老公幫忙,卻睡得像死豬一樣,怎么也叫不醒。
這樣一天天身心疲憊,變丑變憔悴,抑郁情緒一下子就涌上來了。
多少次夜里喂完奶,孩子睡了,自己走到窗邊透透氣,哭一會兒,才覺得舒服一點。
海靈格曾經說過:
“家庭悲劇最大的來源,就是家庭成員關系之間的錯位。”
錯位的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都在不斷透支著新媽媽的生命。
生活無望、夜不能寐、寢食難安、半夜驚醒,成了她們的家常便飯。
產后的生活,本來就很難過。
但最讓人心寒的,是最親密的人對此無動于衷,讓本就破碎的心一下跌落深淵。
丈夫的關愛,是產后女性最大的保護
很多時候,要想有效緩解產后抑郁情緒,丈夫的關愛非常關鍵。
只要男人不做甩手掌柜,分擔壓力,讓妻子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那么,這份壞情緒是可以被分擔出去的。
知乎有一個提問:
“產后抑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網友“命好小圓子”的回答,獲得了1萬個贊。
“寶寶出生之后,老公就把游戲卸載了,在醫院里守著孩子照顧我。
晚上孩子睡了,他還是半睡半醒,偶爾看幾眼孩子,防止半夜嗆奶嘔吐之類事情。
那段時間,老公整個人都恍恍惚惚,不僅白天跑腿、晚上不怎么睡,吸收我的負面情緒。
還要處理因為脾氣不穩定而引發的婆媳問題,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擔在了身上。
他睡眠不足,還操勞。
很快,他變得話少,悶悶不樂,看起來很抑郁。
人們都說產后抑郁,沒想到是我產后,老公“抑郁”了。
因為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一個月的時間,情況就穩定了,慢慢的他也好了些,整個人又精神了。
目前孩子一歲,媽媽性格很好,爸爸很負責,經常幫忙帶娃,家庭非常幸福。”
在評論區,大家都表達了羨慕和贊賞,認為她嫁了一個絕世好男人。
而我卻看出了一絲酸楚。
試想,連一個沒有懷孕,也沒有身體損傷的男人,每天照顧孩子和老婆都容易抑郁。
更何況一個身體剛剛被摧殘過的產婦?
如果男人什么都不管,產婦就只能自己承受睡眠不足+焦慮+勞累,這能不抑郁嘛。
所以,一個好的丈夫,應該多進行陪伴、交流、分擔家務,共同擔起育兒的職責。
即使再忙,哪怕只是稍微體貼一點點,也是對產后抑郁的一劑良藥。
有時不得不感慨,這個社會對女人真的太苛刻了。
不僅要生孩子,帶孩子,還要跟男人一樣,去職場打拼,賺錢養家。
不能身材走樣,不能邋里邋遢,要保持“一個女人該有的精致模樣”。
特別在生完孩子后,更要為母則剛,肩負起家庭的重任。
這里我想說,女人們真的已經很優秀了。
希望每一個家庭,都能給媽媽多一些關注、支持和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