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金融危機,這些詞匯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即使沒有經濟常識的普通看客也能知道這兩個詞匯。
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基本上每間隔十年就會發生一次,今天我們要盤點的是從1990年前后到2020年,這30余年的時間里面發生的四次規模較大的經濟危機。
一、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三十年前,也就是1990年前后,那時我還是一個孩童,對很多東西了解的有限,但長大之后我查閱很多資料——那個年代是一個政治亂世,更是經濟亂世。
二戰結束之后,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集團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集團的冷戰格局,但在1990年前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直接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這對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來說是勝利,但對原蘇聯和東歐等國來說卻是悲催的,國內經濟全部崩塌,這場經濟危機被掩蓋在政治劇變之中,給人們的感受是偏低的。
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時間進入1997年,這一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喜悅的年份,因為香港將在這一年回到祖國的懷抱。
所有人,特別是那些炒股的人,都認為中國股市會有更大的突破,但事與愿違,東南亞金融危機在這一年爆發,中國股市結束了傻子都能賺錢的時代。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是人為制造的。美國著名做空大鱷索羅斯做空東南亞貨幣,特別是泰銖,直接導致危機的發生,整個東南亞的經濟崩潰,其影響波及全球。
索羅斯
我們怨恨索羅斯的同時,自己應該清晰的看到問題早已經存在,就是看問題在什么時候爆發了。索羅斯,發現了這個泡沫,并無情的扎破了這個泡沫,他從中賺取大量的金錢,當地***和百姓卻生活在困苦中。
三、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
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及之后的歐債危機,是對中國影響最深的一次經濟危機。當時有大量的農民工因為沒有工作,出現返鄉潮。中國***史無前例的推出了四萬億的救市計劃。
美國次貸危機,實際上是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一次金融泡沫的破碎。這場危機在2006年開始顯現,在2007年開始席卷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美國次貸危機和房地產息息相關。在美國當地人多數都是貸款買房,可是他們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收入不穩定。這些收入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準,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次級抵押貸款是指貸款機構向次級貸款者提供的貸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國住房市場持續繁榮,加上前幾年美國利率水平較低,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
之后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歐債危機,是和美國次貸危機前后腳發生,屬于***債務危機。簡單的說就是國家借了錢,還不起了,國家信用要破產。當時危機比較嚴重的是希臘和意大利這兩個南歐國家。
歐債危機的發生,讓人們看清楚了區域一體化過程中,貨幣統一帶來的風險,這場危機如果沒有德國和法國的支持,歐元區肯定會解體。
四、2020年新冠疫情
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這場災難面前,中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管控措施,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經濟受到較大影響。
2020年,中國出現了罕見的單季度經濟負增長,全年雖然能實現經濟正增長,但增長的比例也是近幾十年最低的。
我們在看看2020年世界經濟,除中國外,其它主要經濟體都是負增長。也就是說,中國2020年的經濟增長不理想,但還是世界上最好的。
新冠疫情還沒有結束,它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多大損失,目前還不好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