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是中國青年節。在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階段,有一群青年醫護人員,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或是主動報名支援方艙醫院,或是堅持駐守在定點醫院,或是主動參與社區志愿者服務,用青春力量面對疫情挑戰。
做小朋友們的守護者:愛會是他們最好的免疫力
視頻加載中...
1996年出生的王一婷是上海市兒童醫院特診部的一名護士,也是一名共青團員。3月底,接到支援任務時,王一婷火速支援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兒童病房。王一婷告訴記者:“剛進艙的時候,我就遇到一個八歲的血友病小朋友,他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和信心。幫他打針的時候,他總是笑著和我說‘姐姐,我不怕疼’,與其說我照顧他,倒不如說是我們互相治愈。”王一婷和其他三位護士要照顧的患兒中,最小的僅3歲,除了要留意患兒的身體狀況,還要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疊被子、喂飯、換尿布,有空的時候她也會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被親切地稱為“大白姐姐”。
王一婷說,身為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就是我的初心與使命。我感覺直到看到一張張可愛又單純的臉龐,我才真正明白,我來這里不僅是要和病毒抗爭,更重要的是做小朋友的守護者。疫情過去,他們會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我堅信,愛會是他們最好的免疫力。
00后的責任與擔當:不給組織添亂一切行動聽指揮
視頻加載中...
一個月來,范澤海先后支援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和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方艙醫院。為了更好地推進方艙內管理,范澤海以青年黨員的身份組織了黨員的“雙報到”工作,并建立起一支黨員志愿者隊伍。
范澤海介紹,因為吳淞碼頭方艙主要收治的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所以要注意對他們情緒上的安撫,他們剛來可能會有一些焦躁或者不適應,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聆聽和盡力去解決。而且我們這個方艙主要以老年人和兒童居多,考慮到小孩子的天性,為小朋友設置了一片專門的區域,叫“苗苗樂園”,為小朋友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
范澤海說,作為一個00后青年,在整個抗疫過程中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給組織添亂子、一切行動聽指揮,同時也要發揮青年的主觀能動性,提有創新性的意見。
青年抗疫“老兵”再上戰場:盡可能24小時守護患者
視頻加載中...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張興雖然是這次曙光醫院醫療隊里最年輕中醫師,但作為支援過武漢雷神山醫院抗疫的他,也算是一名“老兵”了,兩年后,他再次背起行囊,義無反顧地加入抗疫隊伍中。
張興介紹,在曙光西院定點醫院,主要工作是針對大量的重癥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合并非常多的基礎疾病,我們在治療的時候不僅要針對新冠治療,更要考慮到這些基礎疾病的治療。很多患者是有一些意識障礙,不能講話、不能應答,這個時候我們就盡量24小時守護在患者身邊,很可能要隨時搶救。我是一名呼吸科的青年醫生,同時自己也是黨員,我覺得可以用自己既往的一些抗疫經驗來守護自己的家園。(總臺記者劉瀟凡龐清珊)
掃描下圖二維碼看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