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女主走出戀愛。
最近的熱門國劇,不再是小花們的天下,奔跑著邁進粉紅泡泡里的瑪麗蘇劇看膩了,大家更想看的是
結(jié)婚以后呢?
白百何、佟大為《我們的婚姻》,海清《心居》,任素汐、秦昊《親愛的小孩》。
懷孕、生產(chǎn)、帶孩子、職場媽媽……這些國產(chǎn)劇里長期缺失的情節(jié),現(xiàn)在好像正在被一筆清算。
然而。
我們似乎都忘了,國產(chǎn)劇其實有過更現(xiàn)實、更殘酷的“婚姻故事”。
和它比,今天的劇都太嫩
《中國式離婚》
為了寫這篇文章,最近Sir還重溫了幾集,不得不感嘆
當年的劇真有生活感。
當年的演員真會演。
當年的編劇真敢寫啊。
編劇王海鸰,被譽為“內(nèi)地第一婚姻寫手”。
1998年,《牽手》改編自王海鸰的同名小說,這是國產(chǎn)劇第一次將婚內(nèi)出軌搬上熒幕,有人說是“中國版《廊橋遺夢》”。
2004年,《中國式離婚》收視破紀錄,爭議再升級,甚至有人說,是這部劇的熱播抬高了離婚率。
媒體慌了,追著編劇問什么是維系婚姻的智慧。
王海鸰回答得也很real:
我堅信婚姻沒有解決之道,無論什么生活形式都可能幸福或者不幸,關(guān)鍵是看人對生活的把握。
這是《中國式離婚》的叛逆。
它無意傳授讓婚姻長久美滿的生活哲學。
而是以一場拉鋸戰(zhàn)般漫長的離婚,讓你直面婚姻的脆弱和艱難,戳破我們對圍城的幻想。
01
夫妻矛盾千千萬,劇里這一條,今天的年輕人可能就陌生了。
2021年,教師資格證報名考試人數(shù)破千萬,部分崗位錄取率僅五分之一。
公務(wù)員考試破200萬,刷新記錄。
多少人求著要“上岸”啊,多少人想往體制內(nèi)走。
但在十多年前,人和“體制內(nèi)”的關(guān)系恰恰就如一場七年之癢的婚姻
過也能過,就是沒多大意思。
沒變化,沒***,望著外面燈紅酒綠、滾滾向前的社會,怎么看都不甘心。
男女主都是事業(yè)編,撈不到什么大錢,可也算是小康之家。
女主林小楓(蔣雯麗飾),語文老師,當?shù)氖前嘀魅巍?/p>
看到數(shù)學老師開補習班有外快賺,她心里有點不平衡了
當初干嘛學中文吶我
現(xiàn)在數(shù)學老師供不應(yīng)求
語文老師一無所有
真是不公平啊
老公那邊也是沒盼頭。
宋建平(陳道明飾)是公立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外號宋一刀。
夫妻倆都有穩(wěn)定收入,小日子過得也不錯。
但林小楓覺得日子一眼就看到了頭——你拿死工資,我拿死工資,將來怎么辦?
故事一開始,是小楓安排了飯局,想讓建平跳到收入更高的合資醫(yī)院。
建平不理解,咱家吃穿不愁,何苦費那勁?
他不愿離開公立醫(yī)院,倒不是因為高尚無私。
只因為是個“技術(shù)控”。
大醫(yī)院畢竟平臺擺在這,***水平是私人醫(yī)院能比的嗎?
宋建平為人清高,錢不錢的無所謂,發(fā)論文、走后門、拉幫派,跟搞業(yè)務(wù)無關(guān)的,他一樣都懶得沾。
下屬拍馬屁,說邊聽貝多芬邊看他做手術(shù),簡直是五星級享受。
他直接戳穿人家:呵呵,我聽的是肖邦。
本來就開始癢了。
一比較,心里更不是滋味。
同學聚會,小楓看見初戀情人成了大企業(yè)家。
更毀三觀的是,當年班里最銼的女同學嫁給了高官,初戀情人全程光顧著巴結(jié),正眼沒瞧過小楓。
雙重打擊下,她徹底爆發(fā)了。
以前還只是吐槽工資低,日子緊巴巴。
現(xiàn)在上升到人身攻擊。
宋建平你不是個東西
-我當然不是東西了我是人啊
庸人
激將法用多了,誰都不好受。
戀愛三年,結(jié)婚七年,***本就奢侈。
好容易等孩子睡了,來點深入交流,她張嘴就是換工作的事,搞得宋建平***立馬泄了大半。
婚姻里,小楓是更強勢的一方。
這回涉及到原則,建平真不想讓。
他也承認,以前做事全憑感情,現(xiàn)在還真不是了。
小楓不也一樣。
一次,建平喝大了,追問她還愛不愛自己,她說,這年紀還有什么愛不愛,過日子唄。
小楓不是不愛,可她的愛全部建立在責任的基礎(chǔ)上。
為了這個家,貴一點的衣服不敢買,只想給孩子謀個好學位,買架好鋼琴。
但這就像惡性循環(huán)。
為這個家付出越多,就越想建平按照她的邏輯去生活。
你知道男人最忌諱什么嗎
最忌諱女人看不起他
這個尤其要不得激將法
建平心里明白。
倆人沒了愛情,也不合適,不該一起過了。
道理誰都懂。
真到離婚邊緣,又因為孩子和面子,湊合著過下去。
以后別總是離婚不離婚的多難聽啊
-都是你欺負我
好了好了以后不欺負了
02
第一次離婚風波,以建平的妥協(xié)告終。
他一萬個不情愿,但還是決定跳槽到合資醫(yī)院。
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樣子吧。
歡送會上,一個溫文爾雅的大老爺們,說到痛哭流涕。
他其實只是想在體制內(nèi),當一個偶爾出出國,聽著肖邦做手術(shù)的小醫(yī)生。
可這個家不允許他這樣做。
到了外資醫(yī)院,宋建平了混成大人物,最新的手機,最好的學校,最近市中心的房子……小楓想要的全都有了。
同學聚會上,她成了初戀情人的巴結(jié)對象。
但同時,他們都丟掉了自己。
當初為了勸老公跳槽外資醫(yī)院,小楓退居二線,成了家庭主婦。
誰讓我是妻子,更是媽媽呢?
一方面是妻子母親沒人可以替代
一方面是老師有人可以替代
本來吧,她和老公兩個人都是事業(yè)單位職工,收入相當,生活節(jié)奏一致。
現(xiàn)在呢,兩人之間的“剪刀差”越來越大
一個越來越風光,天天在外忙著應(yīng)酬。
一個越來越暗淡,生活圈子就是家、菜市場。
起初,小楓只是度日如年,天天查崗。
后來,變得毫無邊界感,查手機、跟蹤、約談通訊錄的所有女人。
犧牲和控制,其實是一體兩面。
她的感情混合了太多的不甘。
不甘自己糊里糊涂結(jié)了婚,不甘白白付出了青春和事業(yè),卻換不回一段完美無瑕的婚姻,一個能永遠滿足她需求的伴侶。
而宋建平呢?
沒實質(zhì)出軌行為,但小心思可就多了。
同事婚禮,千叮萬囑要請小楓,他想都沒想就拒絕。
轉(zhuǎn)頭就說要介紹工作,要請鄰居肖莉一起去。
到場后,都以為肖莉是他老婆,漂亮、大氣、年輕,一頓猛夸。
他干脆將錯就錯,各種假戲真做。
宋建平自己,都沒看清自己到底想干嘛。
反倒是隔壁哥們話糙理不糙,戳穿了他:
是啊。
都混到那個份上了
外資醫(yī)院二把手,還越活越年輕。
而家里那位呢,動不動就歇斯底里,精心化妝三小時,就像化了個寂寞……
起初,是林小楓逼著宋建平翻出了體制內(nèi)的墻。
但翻出了墻后,這枝紅杏的春心,就再也不是她管得住的了……
03
別誤會。
這部劇沒有把這故事拍成渣男作女的鬧劇。
兩個人的問題在于,把婚姻的所有問題,都歸結(jié)于外部矛盾,似乎扮演好對方想要的模范丈夫和妻子,就能過得無比幸福,就不需要應(yīng)對人性弱點的智慧。
對小楓來說,婚姻不幸福不是自己的錯。
反而是子虛烏有的小三,是老公混得越來越好。
可她忘了,當她決定辭職,建平是第一個勸她復(fù)職的人。
對建平來說,只要老婆不鬧了,這個家就能風平浪靜。
但他沒發(fā)現(xiàn),正是自己一再制造誤會又不屑于解釋,才讓本就心眼小的老婆成了不折不扣的偏執(zhí)狂。
最后,以前動輒就提離婚的小楓,反而不肯離了
她堅信建平外面有人,找不到堅決不離,否則“便宜了他”。
曾經(jīng)最親密的兩個人,變成了恨不得給對方下套的仇人。
林小楓認定老公跟女同事有染,把人家請到家里來,打算下藥捏造證據(jù)。
宋建平城府更深。
不是要離婚嗎,那就讓你成為過錯方。
他讓朋友扮網(wǎng)友,找苦悶寂寞的老婆網(wǎng)聊。
朋友都不忍心了,他還要加碼,聊,一定要聊得她欲罷不能。
《中國式離婚》里,你能看到至少三代人的婚姻觀
40后,林小楓的父母。
70后,宋建平和林小楓。
80后,東北和娟子。
如編劇所說,非要用一個人來概括她的婚姻觀,那一定最受觀眾批判的東北。
東北對愛情很認真,但他認為婚姻應(yīng)該有期限,甚至可以像續(xù)約一樣,每三年簽一次,不愿意簽就各散西東。
他覺得情欲是可以分開的。
所以做了觀眾眼里最渣的事情。
孕期內(nèi)出軌。
娟子也是個狠人
她無法容忍東北的背叛,決定打掉七個月的孩子。
醫(yī)生叮囑她,這可是一個小人。
林小楓勸慰她,男人不好沒關(guān)系,孩子生下來,她就是你的命了。
按照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劇邏輯,肯定是要忍辱負重,溫情、偉大、感人,再狗血都要和解大團圓啊。
可娟子一不做二不休。
哪怕她還愛著東北,但她選擇忠于自己對婚姻的看法——任何背叛都不可原諒。
東北和娟子都挺痛苦的。
不管怎么做抉擇,他們都覺得,這人生好像總差口氣。
可你又會覺得,他們其實離真正的幸福更近
因為他們始終不認為,要活成哪個該有的樣子。
只是困惑著,什么樣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有些觀眾會說
怎么這部劇全員都不正常呢?
林小楓的偏執(zhí)狂、宋建平的冷暴力、東北和娟子那么大逆不道……
但正常到底意味著什么?
Sir想起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那個不務(wù)正業(yè),虐待孩子的“瘋媽”。
別人問,為什么你的電影里,媽媽們總是不太正常?
姜文回應(yīng):
要求有組織有家庭有成長有一定的規(guī)范
這個東西是人的設(shè)計
跟人的本質(zhì)是有很多距離的
所以可能那個媽
她作為一個女性
她根本就沒想成為一個媽
《中國式離婚》里,誰最“正常”?
林小楓的父母。
結(jié)婚四十多年,依然如膠似漆。
以至于林小楓把父母的愛情,看做婚姻的完美模板。
她結(jié)婚時跑了十幾個照相館,只為了照一張像父母那樣的黑白結(jié)婚照,希望自己的婚姻也能永不褪色。
但真相是什么?
林父做知青下放時,跟一個女孩生下了林小楓。
原配不計前嫌把小楓接過來,讓她認自己做媽媽,認親媽為姑姑。更千叮萬囑丈夫,不要把真相告訴林小楓。
這可能就是觀眾看《中國式離婚》會覺得膈應(yīng)、恐怖、壓抑的原因。
它一語道破了我們對婚姻的迷思和掙扎。
都知道林小楓的父母悲哀、不自由,東北和娟子代表著解放和真實。
可大多數(shù)人,好像還是會相信幸福就該是相似的,看不清人性的瑕疵,為了一份不存在的完美,活成不明不白的林小楓和宋建平。
編劇王海鸰是一個離過婚的50后。
她對婚姻近乎殘忍的審視,正來自她的真實經(jīng)歷。
所以當《中國式離婚》遭受“過于消極”的指控,當《牽手》被認為“美化出軌”,她始終很淡定:
《中國式離婚》里的劉東北,《牽手》里的譚馬,他們說出了我對生活最極致的看法,一夫一妻制,一生只愛一個人我都覺得事實做不到。我創(chuàng)造這些遭到社會道德批判的人是想通過他們的口說出一號人物不能說出口的真理。一部作品如果不能把作者的看法說出來一定力度不夠,但我也并非為力度而力度,只不過想一吐而快。
這也許就是今天國產(chǎn)婚育劇拍不出好作品的問題。
沒有作者的看法,只在乎財富密碼。
編劇按照網(wǎng)絡(luò)熱度搜索社會話題,用婚育困境和關(guān)懷女性的口號,把網(wǎng)友的情緒一頓拼接亂燉。
于是觀眾仿佛走進了一個回音壁
哦,這好真實。
哦,這不就是我說過的話。
但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看法呢?
恐怕已經(jīng)消失在大數(shù)據(jù)算法一般的信息反芻投喂中了。
Sir并不覺得《中國式離婚》放到現(xiàn)在,還顯得多冒犯、多新鮮。
但至少,它誠實地面對了婚姻的代價。
不僅僅是物質(zhì)焦慮,更是當兩個人為了苦苦維系體面的婚姻,伴隨著多少精神損耗和情感綁架。
更讓我們看見,那些以幸福為名的標準化生活,犧牲了多少不該設(shè)有標準的人生。
可惜的是,當一部十八年前的老劇,愿意抽絲剝繭地戳破了大多數(shù)人對幸福的虛假期待,而后來的國產(chǎn)熒幕,卻沒有順著它的疑惑,真誠地分析下去。
于是今天的國產(chǎn)婚育劇和觀眾,就像是飯局上的長輩和年輕人。
其實聊不來,假裝聊得來。
只想趕緊尬笑完趕緊走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編輯助理:奇愛博士多店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