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荷花的唐詩宋詞不可謂不多,它們有的是寫夏天的風光,有的是形容女子的美好,有的是寫少男少女的感情,也有的是寫佛家的信仰,還有的是寫君子的高潔清廉。所以荷花的意象代表了眾多不同的象征意義,就看詩人們怎么用。
如宋朝詩人楊萬里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個荷花就是用來描寫西湖夏天的美麗風光的。西湖那么寬闊,那么清澈,才容得下映日的荷花和連天的荷葉。
同是寫西湖風光的,我們不得不提到宋朝詞人柳永的《望海潮》,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是寫西湖的富裕繁華。還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不管是白天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打魚人的羌笛和采蓮女的歌聲。
用蓮花來寫女子的美麗漂亮的詩也是很多的,最典型的要算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采蓮曲》二首了:”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這時荷塘里是綠葉紅花,而女子是綠色的裙子,紅色的臉龐。她們在采蓮的時候,在荷花叢中,都被遮掩。如果不是聽到歌聲,幾乎是分辨不出來,其中還有采蓮人。這里作者既是在寫人,也是在寫花,叫做互相輝映。
但是更多的寫荷花的詩詞,是表達男歡女愛的。愛情是詩詞里永恒的題材,更何況它跟荷花結緣在了一起,那就成了絕配。如白居易的《采蓮曲》:”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荷葉再茂密,也阻隔不了那些青年男女的互相愛慕之情。兩只小船在荷花叢里相接了,女子靦腆羞澀,想說又不好意思開口,一低頭碧玉簪就掉落到水里去了。這里詩人白居易寫的是多么生動,使人如臨其境。
蓮花的意象里,還有一種是指佛教的圣潔的,因此向佛的人追求的是像蓮花一樣明艷的心性。佛陀、菩薩們打坐在蓮花寶座上,有的手上還作出各種蓮花的姿勢。
孟浩然有一首詩叫做《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全詩都是寫高僧義公在禪房練習禪寂的,那些風景的描寫無不和佛家的清凈有關。最后一聯更是代表了蓮花的佛家意象,指有心向佛的人,都要有青蓮花一樣纖塵不染的胸懷。
蓮花自古以來都有清白高潔之稱,因此被叫做君子之花,宋代的周敦頤有一篇《愛蓮說》,他就專門寫出了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之風,從此以后蓮花更是成了清正廉明的象征。
早在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就把自己的愛國情懷比喻成圣潔的荷花。他的《離騷》里就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這里詩人說他自己穿著荷花樣式的衣裳,為的是警醒自己,時刻保持潔身自好的君子品格。
由于荷花的“蓮”與廉政的“廉”同音,再加上蓮花高潔的特點,所以歷來荷蓮也當作了光明正大、清正廉潔的化身,為人們所贊揚。
實際上蓮花意象的象征意義還有很多,這里就不再細分了。我們在讀唐詩宋詞的時候,最低要知道,蓮花象征君子、象征女子、象征佛教這些最基本的內容。至于其它的方面,可以自己再去慢慢體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