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于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6年,江蘇省共下轄21個縣級市、20個縣。其中,就東海縣來說,名字起得非常霸氣,歷史上曾屬于山東省。
一
首先,東海縣屬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東海縣位于江蘇省東北部,北與山東省臨沭縣交界,南與沭陽縣為鄰,西與新沂市相連,東與連云港市海州區接壤,西北達馬陵山與山東省郯城縣分界,東北沿新沭河與連云港市贛榆區相望。早在夏朝時期,大禹治水后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東海縣一帶屬于徐州地。到了春秋這一歷史階段,該地區屬魯國東境的郯國。戰國時期,魯國等小國被楚國吞并,該地區被納入到楚國的疆域中。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始皇在該地區置朐縣。由此,東海地區的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200年了。彼時,朐縣先屬薛郡,后屬郯郡,郯郡后改為東海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魏國改東海郡為東海國,朐縣屬東海國。在這一歷史階段,東海朐縣人麋竺(又作糜竺),原為徐州富商,陶謙病死后,奉其遺命迎接劉備。與其弟麋芳拒絕曹操的任命而跟隨劉備,在劉備最潦倒之時給予劉備很大的幫助。
三
西晉時期,朐縣仍屬東海郡。南北朝時期,改朐縣為朐山縣,屬朐山郡。彼時,南朝女詩人鮑令暉是東海人,為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隋朝時期,改海州為東海郡。唐朝建立后,改東海郡為海州。元朝時期,在該地區設海寧州,朐山縣屬之。由秦朝到明朝,該地區曾屬朐縣、朐山縣、曲陽縣、東安縣、即邱縣、招遠縣、龍苴縣等。
四
最后,清朝時期,該地區屬于海州地。1912年,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縣治設于今海州城,因東瀕大海,沿用古東海縣名。1950年,東海縣屬山東省臨沂。1953年1月,東海縣改屬江蘇省徐州。1983年3月至今,東海縣由徐州地區劃歸連云港市所轄。東海縣是聞名中外的“水晶之都”,為全國百強縣之一。截至2015年,東海縣面積達2037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22.84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