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頑頓曰益暗昧之生再拜,今更有疑,乞問天師上皇神人。”“所問何等事也?”“請問此書文,其凡大要,都為何等事生,為何職出哉?”“善哉善哉!子之問事,可謂已得皇天之心矣。此其大要,之為解天地開辟以來,帝王人民承負生,為此事出也。”
“今乃為此事出,何反皆先道養性乎哉?”“然,真人自若真真愚昧,蒙蔽不解。向者見子陳辭,以為引謙,反真真冥冥昧昧,何哉?諾,真人更明開耳聽。然凡人所以有過責者,皆由不能善自養,悉失其綱紀,故有承負之責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過于鄰里,后生其子孫反為鄰里所害,是即明承負之責也。今先王為治,不得天地心意,非一人共亂天也。天大怒不悅喜,故病災萬端,后在位者復承負之,是不究乎哉!故此書直為是出也。
是故古者大賢人,本皆知自養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負之失也。其后世學人之師,皆多絕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華傳學,違失天道之要意,令后世日浮淺,不能善自養自愛。為此積久,因離道遠,謂天下無自安全之術,更生忽事反斗祿,故生承負之災。子解意,豈知之耶?”
“善哉善哉!見天師言,昭若開云見日無異也。”“行,子可謂已得道意矣。”“愚生蒙恩,已大解,今問無足時,唯天師丁寧重戒之。”“然,夫人能深自養,乃能養人。夫人能深自愛,乃能愛人。有身且自忽,不能自養,安能厚養人乎哉?有身且不能自愛重而全形,謹守先人之祖統,安能愛人全人?愚哉!子寧深解不耶?”“唯唯,善哉善哉!”
“行,子以為吾書不可信也。試取上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而長吉者書文,復取中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者書策文,復取下古、人所思務行、得天意而長自全者文書,宜皆上下流視考之,必與重規合矩無殊也,乃子蒙且大解,乃后且大信吾書言也。
今天疾人后生者日益輕易,斗命試才,下愚乃言天無知,道天不效也。夫地尚不欺人,種禾得禾,種麥得麥,其用功力多者,其稼善,何況天哉!今故天積怨下愚無知者,更相教輕事,為愚后生者日益劇,故生災異變怪,非一也。是天與人君獨深厚,比若父子之恩則相教。愚者見是,不以時報其君,反復蔽匿,斷絕天路,天復益忿忿,后復承負之,增劇不可移,帝王雖有萬人之善,猶復無故被其害也,故使為善者不明,若無益也。令使下愚言天無知,固有以乎哉!”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中華文明傳統文化,一起把我們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歡迎讀者留言評論和關注,動動您的手指轉發正能量,讓更多人學習到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