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轍南轅》中有個頗有嚼頭的名場面,是一場關于演員爭番位的飯局,其中直呼其名地提及了娛樂圈江湖地位極高的某經紀人以及知名演員,映射了影視圈中搶番位、爭署名的現象。爭番位近年來確實引發了各種“鬧劇”,甚至成為了影視圈的泛化現象。而隨著影視圈目前進入“反省期”,慣常的“流量思維”正在被拋棄,相信五花八門的番位之爭也有望平息,還給影視圈一份寧靜。
演員怪異署名讓觀眾一頭霧水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影視劇新奇的“演員名目”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已經到了讓人一頭霧水的程度。例如日前熱播的兩部電視劇中,兩位明星從故事和戲份上,明明是劇集的核心人物,卻沒有按照常規的“領銜主演”來署名,反而作為“友情出演”“特別出演”在演員表中呈現,并且不與其他主演并排。這種比較反常規的署名方式,乍一看,會讓部分觀眾一頭霧水。
在一些電影的字幕上,“領銜主演”“聯合主演”還算正常表達,“友情主演”、“特別友情客串”就讓人有些迷惑,而當諸如向佐、胡然在《澳門風云3》以“特別介紹”這種頭銜出現時,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影視人譚飛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一般署名和演技沒有什么關系,和咖位、商業價值相關,有的演員即使演技、名氣不及合作演員,但只要能夠“平番”或者“壓番”,就能借此抬高自己的實力和咖位,有的演員不愿在正常的出演序列居于人后,就干脆以別的名目單獨署名,以形成不分高下的效果。這樣更像是影視圈里彼此心照不宣的“規則”。為了平衡搶番位/署名,制片方創造出這些“有創意”的開頭,實際上就是為了規避這種爭議和矛盾。譚飛為此還調侃說,“我聽到過副編劇的這個頭銜,感覺挺奇怪的,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出現副演員的現象?”
制片方不僅在署名上要一碗水端平,還要在海報上花盡心思。比如,吳亦凡讓幾經周折的《青簪行》前景成謎,而該劇的“番位端水”事件也被再次翻出。去年10月騰訊招商會上,劇方在壓力之下不得不***兩邊對稱的海報,兩位主演的名字豎向排列,以示不分伯仲。看過電影《畫皮》的觀眾都知道,甄子丹在其中飾演的龐勇是配角,戲份并不多,但在國內上映時,海報真正的一番卻是他。業內人士揭秘,這是因為甄子丹當時在電影市場的影響力大、票房號召力強,于是讓他成為了該片唯一的“領銜主演”,占據了海報上絕對的“C位”。
《畫皮》在韓國上演時,海報的主角就變成了趙薇、周迅。
電影《功夫之王》起用了成龍、李連杰兩大功夫巨星,為此在番位上費了一番周折。所幸二人的英文名首字母都是“J”,于是宣傳海報中二人的名字一個橫向一個豎向,共用一個首字母,可謂“教科書式平番”。
番位之爭最終多是幾敗俱傷
對流量的過于倚重,造成了番位的畸形現象。而實際上,番位之爭往往帶來的不是關注度,而是幾敗俱傷。2019年上映的電影《小小的愿望》,主演第一次將番位之爭訴諸法律。從公開庭審結果來看,***公司與主演彭昱暢、王大陸都分別簽訂了“男一”合約。雖然主演合理***,但相關的爭議巨大,對演員、影片口碑、和粉絲情感的傷害都難以挽回,而且該片的票房慘淡,口碑嚴重下滑。
以往番位之爭的范圍一般局限在同性別演員里之間,而現在男女主演之間也要爭出高下,如《莫格利男孩》的男女主演為馬天宇和楊紫,由于女主演的《親愛的,熱愛的》大爆,便對原定二番、男主一番的排位產生爭議。由此,雙方粉絲、團隊及藝人都親上陣開戰,最后以整個宣傳期只有男主演一個人營業,女主及其團隊一語不發而告終。
此前也有《老炮兒》《盜墓筆記》等多部電影會因番位而引發粉絲們打不完的嘴仗,甚至變成持久不停、未有定論的拉鋸戰。這種現象讓大多數觀眾覺得無聊,而當事人及其粉絲卻是樂此不疲。究其原因,番位作為粉絲經濟下的產物,代表著資源和排面,代表著粉絲們的規模,會影響演員和粉絲的虛榮心,更關乎演員的品牌代言等商務資源。
演員最終要靠作品說話
多名觀眾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自己對演員的番位并不太在意,“如果一個演員演技好、作品好,大家看到他的作品就自然能記住他,畢竟影視劇是給觀眾看的,演員是為內容服務的,大部分觀眾也不會因為誰的名字在前面就一定能記住。”
業內人士指出,番位之爭無疑是影視圈中不正常的“失重”現象,嚴重影響了娛樂圈的生態環境,也扭曲了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
眾所周知,演員是需要用作品來說話的,***水準才是藝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每一位出現在演員表上的演員都應該對一部作品傾盡自己演技和責任,而不是用可笑的番位來為自己爭得虛幻的地位,即便靠水軍和粉絲吹得天花亂墜,產出的流量和數據再漂亮,也不過是自欺欺人,早晚有泡沫被擠破的時候。營造清朗的娛樂圈,也需要警惕林林總總番位之爭,改變流量至上的明星機制,讓影視創作回歸到內容本身。
文/北青-北京頭條實習記者王沁楊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祖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