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記者謝湘南攝影記者趙炎雄第十七屆文博會今天開展,作為首次參展文博會的企業紫荊文化集團引人注目,成為文博會爭相“打卡”的熱門展廳。南都記者在文博會現場看到,位于12號粵港澳大灣區館的紫荊文化集團展廳以“南方暖嘉木生”為主題,據此展開相互關聯的四大板塊——“根·系”“葉·脈”“枝·榮”“木·秀”,借助樹木的生長這一形象,突出“時態”的概念,藉此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展示紫荊文化集團從誕生、發展、壯大的過程。其展陣設計大氣簡練,充分展現了紫荊文化集團發展脈絡。
展廳面積630平方米,以大氣簡練的直線線條構成主體空間結構,象征著紫荊文化集團在文化發展中起到堅實基石、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時整個展區直線與曲線造型相互交錯,直中有曲,曲中有直,剛柔并濟,相互包容,與文化企業潤物無聲的特質相符合。而頂部造型則由吊裝結構組成抽象的展翅造型,象征著集團未來發展中展翅高飛。
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穎琳現場為媒體導覽,她根據展線流變,系統介紹了紫荊文化集團是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
紫荊文化立足香港,深耕大灣區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根據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要求,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緊跟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建設的時代使命,紫荊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在2020年底應運而生。作為一家綜合性大型骨干文化央企,集團立足香港,深耕大灣區,采取深圳、香港雙總部管理模式,在兩地分別***注冊,一體運營。
紫荊文化集團重點發展影視產業、傳媒資訊、出版發行、文旅演藝、金融投資等五大業務板塊,以“全球文化集團”的姿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以“華夏文化巨艦”的形象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形象的親和力和感召力,以中國話語的說服力增強國際傳播的影響力,以百花齊放的胸懷向世界傳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核心理念。
回首來時路,紫荊文化的發展歷史是一部文化媒體融合壯大的歷史,也是中國文化企業改革***走向世界的歷史。已成立一個世紀的聯合出版集團、七十載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半個世紀的銀都機構,記錄了香江的風云激蕩、歷史滄桑,而《紫荊》雜志社、香港聯藝機構、《中國基金報》、鳳凰衛視的發展則銘刻了媒體融合共榮、文化交流互鑒的時代足跡。一步一腳印,一步一壯歌,一步一標識,紫荊文化這艘組隊出海的文化傳媒巨艦,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壯麗航道上揚帆遠航。
推動中華文化強有力的對外傳播
紫荊爛漫,香江潮涌。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上,承載光榮與夢想的紫荊文化集團將搶抓機遇,勇擔責任,不斷開拓,不辱使命。
在展覽現場,頂部“紫荊花”造型設計寓意集團五大業務板塊,展廳以多維度展示了各板塊及直屬企業的發展成果。展板在設計上加入了新技術手段,采用了多塊最新型的透明OLED屏幕,具有高透光率的特性,極具未來感和科技感,與展廳展示的互聯網內容相得益彰。數字展廳設置了沉浸式全視角體驗盒,打造出了一個極具視覺觀感、全新體驗的展陳空間。
紫荊文化集團組建以來,把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向港澳同胞和國際社會展示真實、立體和全面的中國作為重要責任,精心組織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宣傳和大型文化活動。6-7月在香港舉辦了“百年歷史當代中國”學生知識大賽,聯合香港特區***和香港中聯辦等舉辦“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百年偉業”大型主題展覽、“時代精神耀香江——百年科學家精神主題展暨月壤入港展”等活動,獲得港澳社會各界的好評和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科技感也是紫荊文化集團展廳的一大看點。在沉浸式全視角體驗盒,優秀演出、典藏畫作都作了數字化呈現,打造出一個充滿未來感與互動性的展陳空間。展板設計上加入了透明OLED屏幕等新技術手段,增加了未來感,與展示的互聯網內容相得益彰。此次紫荊文化集團展廳采用了線上線下同時展示的形式,本屆文博會閉幕后,仍可通過VR手段進行云觀展。
今日花正好,百年笑春風。紫荊文化集團各板塊在不同領域以最新內容成果為樞紐,重視創作生產、不負傳播使命,推動中華文化強有力的對外傳播,建構中國位于世界之林的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