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肥肉,相信很多人是又愛又恨,它是很好的能量來源,又有獨特而誘人的風味,卻也是引發(fā)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好吃的東西一般都不健康?因為基因進化沒跟上生產力的發(fā)展。
對食不果腹的野人來說,高熱量是維持生存的關鍵,但對于食物充足和缺乏運動的現代人來說,熱量已經過剩了。而基因卻還沒來得及改變,讓你還愛著高熱量食物。
它為啥可以放肆吃?萌萌的北極熊寶寶
但是有一種動物卻沒有這種顧慮,吃肉時專挑脂肪下口,它就是北極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一頓要吃上百斤的肉。在食物充足時,它們偏愛吃海豹的脂肪,會把其他肉丟棄或留給幼崽。
愛吃海豹脂肪的北極熊
為什么北極熊這么愛吃肥肉,卻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呢?除了生存環(huán)境,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原因。
北極熊保持健康的秘密:①氣候寒冷
北極的最低溫度可達零下70度,在這樣寒冷的地方生存,熱量損失非常快,脂肪的消耗量大,而且會更多地存在皮下保暖,所以血液里的脂肪并不會太多。
小北極熊把媽媽當被子
②吃得不多
雖然北極熊一頓吃上百斤肉,但和它們一千多斤的體重比也不算太多,再加上還會有冬眠和夏季食物短缺的情況發(fā)生,北極熊的年平均食量可能并不高。
③運動量大
大家對北極熊的印象可能是慢吞吞的,事實并非如此,它的跑速最快可達60千米每小時,比人類短跑冠軍還快。而且它們有時會在冰冷的海水里游泳捕獵,熱量和體力消耗很大。
④基因進化
美國《細胞》雜志曾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北極熊與它們的親戚棕熊相比,體內處理脂肪的基因發(fā)生了進化,使它們能夠從容應對高脂肪飲食,而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人也可以實現?值得注意的是,北極熊的這種基因變化只用了約50萬年,從物種進化的角度看不算久,或許我們可以從中獲得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辦法。
如果真有這種基因技術,以后就可以放肆吃肥肉和油炸食品,而不用擔心得病了,不過長胖可能還是無法避免。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體重不再影響健康,你還會怕長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