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轉動脖子時,會聽到關節發出的“咯咯”聲,或者較小的“沙沙”聲,尤其是在脖子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之后,這種情況特別明顯。
其實“脖子會響”這種情況,可以間接地反應我們頸椎和頸部肌肉的健康問題。
現代生活中,頸椎病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病”,世界范圍內都逐漸高發,尤其是對經??措娔X或玩手機的人來說,更是常見。據《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頸椎病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30歲~60歲,其中40歲~50歲頸椎問題最為突出,占到了患者總數的32.5%。
這里有一個只要10秒鐘的快速測試,用于簡單判斷頸椎的健康狀況。測試過程中,需注意聽脖子發出的響聲,以及感受脖子的疼痛感。
頸椎健康小測試測試2步走:
①目視前方,先盡力低頭,再慢慢向后仰,仰到最大程度時,慢慢恢復姿勢,目視前方。
步驟1
②視前方,脖子先盡力向左側彎曲,再緩慢向右側彎曲,最后慢慢恢復姿勢,目視前方。
步驟2
測試結果:
①沒有響聲,沒有疼痛感:恭喜,你的頸椎還很健康,請繼續保護好。
②有響聲,沒有疼痛感:你的頸椎情況還好,雖有一點退變,但未出現臨床癥狀。請及時改變不良習慣,并適當鍛煉頸部,將退變控制在輕微狀態。
③響聲較多,且伴隨疼痛感:你的頸椎出現了問題,可能是退變較為嚴重,需醫生詳細診斷,并采取治療措施,緩解不適癥狀,促進頸椎恢復。
測試采用的是頸椎的4個基本動作,通過響聲和疼痛感可簡單判斷頸椎的健康程度。疼痛感通常認為是炎癥反應導致的,那響聲是怎么回事呢?
為什么脖子轉動會有響聲?其實,這與頸部關節和肌肉的情況相關。
首先是氣體逃逸,在人體的關節間有一種叫滑液(synovialfluid)的液體,用于潤滑關節。滑液內含有一些氣體,如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在壓力的作用下,這些氣體會在滑液中形成小氣泡,當關節活動時,滑液中的氣體破裂逸出,發出響聲。
其次是關節移位,關節移動時,周圍的肌腱韌帶發生移位,當肌腱韌帶恢復到原來的位置時,會發出響聲。類似的情況還常見于膝關節和腳踝。
響聲還與關節炎導致的表面粗糙有關,關節炎會破壞關節間軟骨組織,使滑液減少,造成關節接觸面粗糙。這時如果關節活動,就會磨擦產生響聲。
最后是頸部肌肉勞損。頸部肌肉勞損時,局部會產生一些炎癥,使得肌肉之間的接觸面不再光滑。當頸部活動,肌肉產生滑動,肌肉之間發生摩擦,產生“沙沙”的響聲,就像兩張粗糙的紙互相摩擦一樣。
正如測試結果所說的那樣,如果只是單純的脖子響聲,并不表明存在嚴重健康問題。但如果是脖子有響聲,并伴隨疼痛或者腫脹,可能提示頸椎發生了退行性病變,或者頸椎、頸部肌肉產生了炎癥反應等其他損傷,越早治療越容易恢復。
對于所有人來說,尤其是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的人和有頸椎老化風險的中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頸椎鍛煉,避免頸椎病帶來的并發癥,如頭暈眼花、四肢麻木,進而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被稱為全球第一的醫療體系——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發布了一套針對頸部的鍛煉動作。經過大量對比研究發現,這套動作能有效緩解頸部肌肉僵硬,加強頸部肌肉對頸椎的支撐作用,保護頸椎健康。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怎么做吧!
NHS頸椎操1.動作詳解
①四周伸展
四周伸展
頸部按照“前——后”和“左——右”方向,分別做10次伸展,動作緩慢平穩,頸部肌肉有拉伸感為佳。
②頸部旋轉
頸部旋轉
脖子向左右方向緩慢旋轉,直到你的視線能平視肩膀方向,每個方向做10次。
③頸前后靜止對抗
頸前后靜止對抗
雙手手指交叉,放于后腦勺,手向前用力,頭向后用力,頭保持在中間位置不動搖,堅持20秒后放松。另一個動作則相反,雙手交叉后放于前額位置,向后用力,頭向前用力,頭保持在中間位置不動搖,堅持20s后放松。一前一后,分別做10次。
④頸左右靜止對抗
頸左右靜止對抗
單手放于頭的一側,向另一側用力推,頭相對用力做對抗運動,頭保持在中間位置不動搖,堅持20秒后放松。如果做的過程種手會搖晃,可用另一只手幫忙固定。同樣的,左右動作各做10次。
⑤托下頜靜止對抗
托下頜靜止對抗
單手托住一側下頜,向反方向用力,頭相對用力做對抗運動,頭保持在中間位置不動搖,堅持20秒后放松。如果做的過程種手會搖晃,可用另一只手幫忙固定。依然左右手各做10次。
2.動作要求:緩慢而平穩地完成每一個動作,有規律地深呼吸。
3.運動頻率: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每天至少做一次。
脖子一轉就響?別擔心,5個動作,睡前做一做,為頸椎健康保駕護航!
除了這個***,你平時還會用什么方式放松脖子呢?參考資料:
1.《脖子突然響了怎么回事》.30問醫生.健康經驗.廣丹.2017.08.24.
2.《WhenNeckCrackingNeedsMedicalAttention》.SpineHealth.MichelePerez,MD.2018.07.24
3.謝興文,王春曉,李寧.頸椎病發病特征與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7):46-47.
4.頸部鍛煉.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官網(NHS)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