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墻刷上了水泥,看起來美觀不少。
經過改造后的海棠公寓路面干凈整潔。
紅網時刻記者王新鳳赫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孫毅通訊員余慶暉益陽報道
城市管理從細微處著手,不僅提升了城市品質、改善了市民出行便利,更提升了社會認同感。
今年以來,赫山區城管局以“三微”工程為抓手,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了背街小巷道路破爛不堪,棄管小區、老舊小區路燈不亮、污水橫流,退讓紅線空坪隙地臟亂差等基礎設施短板問題,使中心城區近20萬市民受益,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城市宜居品質。
赫山區桃花侖街道金星巷是康復路一條重要的分流道路,專營外賣小店扎堆,形成了“外賣一條街”,日常車多、人多,流量極大。
赫山區城管局在巡查中發現金星巷路面因車輛碾壓、老化、雨水等原因出現路面出現路基下沉、路面斷裂、坑洞等破損問題,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出行。
“這條路原先坑坑洼洼,一到晚上,車子開過的聲音導致附近居民睡不好覺,還經常有摩托司機在這里摔倒,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實在有些糟心!”65歲的居民姚宏虎是土生土長的姚家村人,回憶起金星巷路面改造前的窘境,他嘆了一口氣。
為進一步提升路面通行質量,減少通行隱患,給出行群眾營造暢安的道路通行環境,赫山區城管局通過多次實地調研,傾聽市民群眾各方需求,對金星巷進行了針對性升級改造。
金星巷整治項目完成了132平方米的路面維修。
“在施工過程中,居民群眾也都十分支持我們的工作,還幫著灑水降塵,進行道路養護。”據赫山區城管局“三微”項目責任人余慶暉介紹,目前,金星巷整治項目共投入資金5萬余元,僅花了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132平方米的路面維修,姚家村一帶另外幾處路面修復工作還在全面推進中,屆時將進一步改善通行質量,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微’工程形式雖微,但內容不小,意義很大,真正做到了‘花小錢、辦大事’。”采訪中,不少群眾這樣稱贊道。
提到赫山城管的“微服務”,享受到這一“福利”的居民群眾還真不少。家住赫山社區海棠公寓的萬大爺就是這一福利的受益者之一。
萬大爺說,海棠公寓是1996年建起來的,目前共有108戶居民居住在此。這些年來,公寓一直沒有物業,因為沒有移交社區,也沒有所屬居委會,公共區域基礎設施十分老舊。
白色的矮柵欄花圍也成了小區里一道風景線。
“過去,我們這里圍墻脫落、路面坑洼不平、下水道堵塞等現象十分普遍,給大家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擾,尤其是這塊空地,之前是一個大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居民張偉中也附和道。
為了解決群眾這些實際難題,赫山區城管局對海棠公寓基礎設施、環境等進行全面系統的排查,準確掌握了小區現狀,并收集居民改造建議,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改造方案。
圍墻粉刷118平方米,清理化糞池6座,疏通下水道150米,新建矮柵欄花圍55米長……現在,居民們都喜笑顏開地說:“改造完路也平了、下水道也通了,繞著小區走一圈,看著漂亮的花草,心情格外舒暢!”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僅是硬件提升,更是生活方式的再塑造。如今,在赫山區,越來越多“飽經風霜”的小區重煥光彩。
“群眾無小事,點滴總關情。”余慶暉說,接下來,赫山區城管局將繼續將“微小”問題處理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做到源頭管理與靠前服務,讓城市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