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史上最生不逢時命途多舛的奧運會終于在東京召開,疫情沖擊加上丑聞纏身,頂著巨大政治反對而顯得頗為冷清的開幕式,其場面與1984年洛杉磯,1996年亞特蘭大,2008年北京這些載入史冊的輝煌開幕式不可同日而語,很多節目里陰郁,壓抑,驚悚的表演風格,讓很多習慣宏大華麗喜慶風格的中國觀眾著實不太適應。
一時間,“陰間”成了中國觀眾咋網絡上對這屆奧運會開幕式的主要評價。那這些網絡上流傳的陰間表演究竟是什么?
這里需要辟一下謠。
國內互聯網上這屆開幕式中“流出”的幾張最具沖擊力的畫面,其實都不是奧運會開幕式的節目,他們其實是來自7月18日東京奧組委舉辦的,以“參與與交流”為主題的特別文化節目“Wassai”(哇塞)。在YouTube上可以觀看,是一個長達一小時的大型祭典。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是一個以虛擬的奧運體育場為舞臺,以“哇塞”的誕生為主題,與來自全世界的人們一起載歌載舞,開心地度過一個夏日祭典,讓全世界“哇”起來,創造以孩子們為首,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進行文化交流的場所。
聽起來,這么搞好像還挺歡樂的。可實際的舞臺效果卻直接把恐怖氣氛拉滿,顯得過于陰森詭異,別說世界各地的小孩子,很多日本成年人都表示自己受到了驚嚇。
而這張看起來在一起搞刑事犯罪的驚悚照片,實際上是日本的一種被認為是戰后新國粹的舞蹈形式:舞踏。
暗黑舞踏”(AnkokuButoh),又稱舞踏,是由大野一雄和土方巽(TatsumiHijikata1928-1986)在1959年開創舞踏家表演時往往光頭裸體,性別倒錯,身上涂滿白粉,著奇裝異服,在舞臺上暴烈吶喊,并配合扭曲變形的肢體語言。
從日本文化的角度來看,舞踏的誕生,本身是日本本土文化精英對戰后日本蜷縮卑微且遭到西方文化不斷侵蝕現狀的一種反抗。土方巽等人認為,二戰后實際淪為殖民地的日本,被動接受了太多了西方文化,導致日本國民在文化和價值觀上已經開始喪失自己本身的特性。于是在他的推動下,舞踏應運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盡力和西方審美中只有形體美才能表演的基礎理論相違背,所以你要說它“丑”也沒啥問題。
但在舞踏的發展過程中,情況卻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倒置狀態,一方面,因為這種藝術形式過于先鋒,導致其在民間接受度不高,很多日本人自己都欣賞不了。與此同時,這種奇怪的舞蹈形式卻在西方得到熱捧,并在整個文化領域造成極大轟動。自上世紀80年代起,舞踏風靡歐美各地,各類國際藝術節、舞蹈節,紛紛邀約日本的舞踏團體參演,反而成為了一種類似“日本國粹”的文化名片。
在這種反向作用之下,舞踏在日本的定位開始走向奇怪而擰巴的方向,一方面,因為西方趨之若鶩加上這種藝術形式的日本原生性,導致舞踏被捧到了國家級的高度。另一方面,舞踏本身的“反西方性”卻在這種追捧中被逐漸淡化。
這種狀態,實際上也是日本廟堂之上文藝界的矛盾的體現,而這種矛盾反饋在開幕式上,就是整個開幕式(包括選大坂直美點火,讓八村塁當旗手)和那一段森山未來舞蹈和歷史展示給人的分裂感——既不是體現很傳統的日本,似乎也無法代表如今日本對“現代”的理解。
在這種氣氛下,本屆開幕式總體讓人略感失望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事實上不止是在我國,日本人對于這次開幕式也并不滿意,大量網友在網絡上的討論都是:“就這?”
而整個開幕式上真的能讓人印象深刻且能出彩的,反而是“超級變變變”和各種二次元,這種可以被看自是來自民間的市民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