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的大小一直是個被廣泛關注的民生問題,可是說到bra的尺碼,男孩們都揮舞著雙前手振振有詞:“亞洲女生都是A耶”,“戰斗民族的女孩全球第一”,“李小璐這個賈乃亮!”。
女生們:“蒼井空還沒我大,說自己D真不要臉”,“我和我閨蜜都是A,為什么她比我大”,“我知道我看起來小但我真的是D杯啊…”
最過分的是,有些男生還要問:我女朋友說自己是C,難道C只有這么大?”
對啊,比你大!
以上言論足以說明,對胸部的大小,大部分人可以說是毫無概念,甚至很多營銷大號也在誤導人民群眾,用粗糙的示意圖來概括罩杯:
而蓋得排行想說:一切拋開底圍談罩杯的,都是耍流氓!
那么胸部的絕對體積,到底應該怎么看呢?
首先,給男士們補一下基礎知識,為了讓你們能夠心中有數,請耐心閱讀。女生的內衣尺碼由兩部分組成:1.底圍,也稱下胸圍;2.罩杯。例如,柳巖的尺碼是75E,75代表的是柳巖的底圍,E則是她的罩杯。
1
底圍是什么?
平時我們最關心的三圍中,胸圍——指的是上胸圍,如下圖左側:平行于地面,繞體一周(包括***)的長度;而底圍(下胸圍)如下圖右側所示:于胸部下方結界位置,平行繞體一周的長度。上下胸圍都可以用厘米或者英寸量(注:1英寸=2.54厘米)。
胸圍測量需要裸體,但是為了和諧,這里采用的是穿有內衣的圖示
歷史上的bra是歐洲人發明的,因此是先有英寸碼,才有厘米碼,為了換算方便,我們這里均用厘米碼來說明——包括中國,日本,亞洲各國,以及歐洲大陸。
前面說到內衣尺碼組成的第一部分——底圍,代表著下胸圍的長度,下胸圍四舍五入到最近的5的倍數,就是底圍的尺碼。柳巖的底圍是75,那她的下胸圍也許在72~78之間,具體是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以上分界線只是建議的一個起點;卡在正中間的應該試上下兩個尺碼(比如說72,73左右的應該70和75都試)。
注意,底圍那條圍帶因為需要承托胸部重量,因此會采取彈性面料,圍帶的平鋪長度一定會小于尺碼的數字。比如說底圍70的bra,平鋪長度不會是70厘米,而是60-65厘米左右,同尺寸而不同品牌的款式中,平鋪長度的差異也反映了不同面料的彈性區別。
1
什么是罩杯?
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罩杯了。直入正題,bra尺碼的字母ABCD代表了上下胸圍的差,即上胸圍減去下胸圍后得到的值,這個值落在以下哪個區間,就代表是什么罩杯。
計算圍差使用的下胸圍數字,是在四舍五入之前的測量數字:比如說上胸圍88,下胸圍72,那么應該是88減去72等于16,而不是88減去70等于18。
我們重點討論的在于,胸部的絕對體積,是由底圍+罩杯共同決定的,罩杯字母只和上下圍差有關系,如果只憑罩杯判斷胸部大小,那么就會出現直男想象中的:天啊,65E一定是超大超大的巨胸吧?!比如下圖:
或者對A杯的曲解:
而實際上,不同底圍的D杯如下圖:
從左至右,分別是65D、70D、75D、80D、85D,全部都是D杯!但大小卻相差很大,并不是同一個D杯縫在了不同長短的圍帶上!很多人誤以為罩杯表示的是碗口的周長,最左側的65D,通常都被冤枉成B杯,而一個65D和90A在絕對體積上幾乎相差無幾,80D也要比65G宏偉很多很多,所以說沒有底圍參照的罩杯字母毫無意義,單憑字母根本無法代表***的絕對體積。
小底圍大杯的女生們因為穿上衣服后與平胸無異,就質疑自己的尺寸,認為自己不是***就肯定不是大杯,在選購內衣時被不***的BA誤導,永遠買小穿錯。
對罩杯有錯誤認知的女生,還非常容易被豐胸廣告牽著鼻子走,廣告里經常說:從B杯升到E杯啦!做夢都想變大的女孩們就會立馬被吸引,“罩杯漲了這么多,胸一定很大”,再次強調:拋開底圍談罩杯都是耍流氓,B杯升到E杯,也許根本沒什么卵用。
最后,女生弄清楚胸部大小的意義并不在于“大就是好”,胸大胸小只要健康就沒什么好自卑糾結的,美與自信并不體現在胸上,蓋得排行希望大家選對自己的尺碼,胸部的健康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