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柑園地被種植麥冬草對裂果的防控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
唐小忠等
貢柑(C.reticulataBlanco)原產于廣東省德慶縣,是橙與橘的自然雜交種。貢柑因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質化渣、高糖低酸,集橙類外形美和橘類肉質細嫩、易剝皮等優點,在古代被列為皇室貢品,因此貢柑也被稱為皇帝柑。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位于湘南地區,2008年從廣東德慶引進貢柑。在之后長期的栽培管理中發現,貢柑因其果皮較薄,7—11月果實膨大時易發生裂果。貢柑對水分供應十分敏感,夏秋連旱時突遇中到大雨,果實猛吸收水分易導致裂果,裂果率可達60%以上,對果實產量和品質造成嚴重影響。
土麥冬草[Liriopespicata(Thunb.)Lour](以下簡稱“麥冬草”)作為陰生植物對多種雜草有較強的競爭力,且表現出抗寒耐旱、四季常青及保肥保水能力較強等,是一種重要的園藝草類。同時,地被生產的麥冬草可用于出售,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诖?,在2020年開展貢柑地被種植麥冬草試驗,擬通過該栽培措施調節貢柑果實膨大期土壤溫度和水分供應關系,以達到減少貢柑裂果、提高果實品質與產量及增加果農收益的目標。
1?材料與***
1.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種植于郴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小埠果樹科研基地內(位于郴州市北湖區小埠村附近,地理坐標為北緯25°41′、東經112°50′),為12年生貢柑,砧木為枳殼,樹型為自然開心型,株行距3m×4m。土壤成分為山地黃壤土。貢柑地被種植麥冬草,單株種植株行距為3.0m×3.3m。試驗地年平均氣溫17.4℃,1月平均氣溫6.5℃(最低氣溫-5.0℃),7月平均氣溫27.8℃(最高氣溫41.0℃),夏秋季節易出現連旱,年平均降水量1452.1mm,年日照時數1527.8h,無霜期277d,海拔230m,春季降水量大。
1.2區組試驗
以試驗園內生長情況基本一致的貢柑作為試驗材料,按常規栽培管理。試驗共選取24株貢柑,設置6個重復,每個重復4株貢柑,分別為麥冬草栽培(處理組)3個重復、對照栽培(CK)3個重復。
1.3試驗樹土肥管理與種草***
2020年1月,種植麥冬草并結合中耕施肥。施肥***:先清除雜草,每株貢柑均勻撒入菜枯餅10kg、蘑菇渣40kg、鈣鎂磷5kg、三寧復合肥1kg,然后中耕均勻翻入土中,平整土面,每平方米地被種植健康無病害的無土麥冬草1.5kg,分成100株種植,并澆透定根水。在3—7月的生長季節,雨前共撒施5次三寧復合肥,每次每株0.5kg。對照組土肥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措施與處理組相同,生長季節追肥在除草后進行,施肥量與處理組撒施量相同。
1.4結果統計
從7月上旬開始至12月中旬結束,每隔15d統計1次各試驗樹裂果數量,匯總各試驗組數據,并以裂果(病情)指數表現裂果情況。裂果分級標準(每株裂果總數):0級,無裂果;1級,0~50個;2級,50~100個;3級,100~150個;4級,150個以上。
試驗結束后對試驗組所有貢柑進行采集,并與上述記錄的裂果數據匯總分析,計算裂果率、防控效果,說明地被種植麥冬草的實際作用。
1.5經濟效益分析***
在12月中旬采果后測定處理組與CK的產量,對比處理組較CK增產幅度。同時對采收的貢柑果實和麥冬草進行統計,按2020年郴州市批發價計算,對比處理組與CK間的總收益,統計匯總農資、人工成本、凈收益及其增收幅度。
2?結果與分析
2.1貢柑園地被種植麥冬草對其裂果防控效果
相比較于CK,處理組對貢柑裂果現象有較明顯的緩解效果。試驗統計結果顯示,處理組相防控效果為58%,裂果總數顯著減少,見表1。說明麥冬草在果實膨大期能有效調節土壤水分供應關系,預防突發性水分大量供應,使土壤水分與貢柑果實間的供應關系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持續為貢柑果實生長發育提供養分。
2.2貢柑地被種植麥冬草的經濟效益
貢柑園地被種植麥冬草,經濟效益增收明顯。試驗結果顯示,處理組較CK果實產量增加36.72%,以果實5元/kg、麥冬草2元/kg計算,總收益(貢柑果實與麥冬草)增加約1940元(折合每公頃增收約134722元),凈收益增加約780元(折合每公頃增收約54167元),增收效果相對CK極為明顯,見表2。說明該種植模式下,能夠有效降低果實損耗,為增產增收奠定基礎。
表1地被種植麥冬草對貢柑裂果的防控效果
表2貢柑地被種植麥冬草的經濟效益分析表
3?結論與討論
通過種植地被麥冬草能有效緩解了貢柑裂果現象,對果農收益增加提供了物質基礎。柑橘裂果可分為外裂、內裂及皺皮裂3種類型。郴州地區7—11月貢柑果實膨大期,受自然氣候影響普遍高溫少雨。突遇中到大雨時,不均衡與不合理土壤水分供應關系將打破果皮與果肉生長平衡,易造成果皮外裂。被種植的麥冬草在地表上形成15~20cm的綠色保水層,在炎熱的夏季能夠相對穩定地調節土壤水分與果實間的供應關系,持續為貢柑果實膨大提供足夠的養分。因此地被種植麥冬草對減少貢柑裂果具有顯著作用。
相對于CK,總收益與凈收益等經濟效益指標,處理組表現出大幅度增加。雖然地被種植麥冬草增加了農資及人工成本,但1年后即可產生經濟效益,能夠穩定地對沖成本增加帶來的風險,有效減輕果農的生產壓力。同時,被治療的裂果為提高貢柑產量提供了新的途徑,且果實膨大期穩定的土壤水分供應為果實品質提升奠定了基礎,進而提高了果農經濟效益。因此貢柑地被種植麥冬草對增加果農收益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