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介紹:
別名:(花卉植物)西紅花、藏紅花
拉丁學名:CrocussativusL.
植物科屬:鳶尾科、番紅花屬
形態特征:
番紅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球莖扁圓球形,直徑約3厘米,外有黃褐色的膜質包被。葉基生,9-15枚,條形,灰綠色,長15-20厘米,寬2-3毫米,邊緣反卷;葉叢基部包有4-5片膜質的鞘狀葉。
花莖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藍色、紅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徑2.5-3厘米;花被裂片6,2輪排列,內、外輪花被裂片皆為倒卵形,頂端鈍,長4-5厘米;雄蕊直立,長2.5厘米,花藥黃色,頂端尖,略彎曲;花柱橙紅色,長約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彎曲而下垂,柱頭略扁,頂端楔形,有淺齒,較雄蕊長,子房狹紡錘形。蒴果橢圓形,長約3厘米。
完整的柱頭呈線形,先端較寬大,向下漸細呈尾狀,先端邊緣具不整齊的齒狀,下端為殘留的黃色花枝。長約2.5厘米,直徑約1.5毫米。紫紅色或暗紅棕色,微有光澤。體輕,質松軟,干燥后質脆易斷。將柱頭投入水中則膨脹,可見橙黃色成直線下降,并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無沉淀柱頭呈喇叭狀,有短縫。在短時間內用針撥之不破碎。氣特異,微有***性,味微苦。以身長,色紫紅,滋潤而有光澤,黃色花柱少,味辛涼者為佳。
植物花期:
10月下旬開花,花朵日開夜閉。
地理分布:
原產歐洲南部,中國各地常見栽培。一般認為番紅花原產于地中海地區、小亞細亞和伊朗。在伊朗和克什米爾有栽種,并認為由蒙古遠征軍傳入中國。
生長習性:
為秋植球根花卉,喜冷涼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寒,宜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pH值5.5-6.5。球莖夏季休眠,秋季發根、萌葉。
園林用途:
番紅花葉叢纖細剛幼,花朵嬌柔優雅,花色多種,具特異芳香,是點綴花壇和布置巖石園的好材料,也可盆栽或水養供室內觀賞。番紅花既是百草園中的寵兒,又是庭園點綴或盆栽作為案頭擺設的名卉。花色有淡紫色、白、黃、紅、藍色,花期有春季或秋季開花兩種,春季花期為2-3月,秋季花期為10月下旬-11月中旬,而以春季開花者居多。因其株形極為矮小,性又耐寒,所以可作為冷天時的室內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