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故事出處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岑賈列傳》
2、故事內容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漢光武帝劉秀起兵奪取天下時,馮異投奔劉秀,成為其手下的一名大將。
當時,有一支名叫赤眉軍的義軍,勢力越發壯大,成了劉秀的心頭大患。有一年,赤眉軍大力舉兵攻打長安城,由于途中缺少糧草,只好放棄長安往東方進軍。劉秀覺得這是良機,就派鄧禹、鄧弘一起率軍追擊,沒想到他們反而被赤眉軍打敗,還有一些散兵被俘虜了。
馮異奉命召集殘余部隊,吸取教訓,巧妙布下埋伏,在崤山下將赤眉軍打得七零八落,當場俘獲八萬多人,赤眉軍剩下的殘兵散將向東方逃竄,最終有十多萬人投奔了漢軍。如此一來,漢軍的實力又補充了不少。
光武帝聽說馮異的軍隊打敗赤眉軍的消息后,非常高興,派使臣去慰勞將士,并寫信稱贊馮異:“赤眉軍被平定,將士們勞苦功高,馮將軍能在先前失敗的情況之下,總結經驗,重振雄風,打勝了這一仗,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故事含義
古代以太陽西下,夕陽照在樹端上稱為“桑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意思是早上失去的,到傍晚又收回來了。比喻在這一方面失敗,最后又在其他地方取得勝利,扯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喪氣于一時的失敗,而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下一次的取勝,仍舊能把曾經的損失彌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