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逛超市水果專區時,我們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水果,形如MAX版的荔枝,色澤青綠,像釋迦摩尼后腦勺似的。嘿!它的藝名還真就叫釋迦。
該水果營養豐富,品味獨特,因果肉帶有鳳梨風味,也叫鳳梨釋迦,除富含維生素C和許多營養成分,還具有養顏美容、強健骨骼、增強免疫力等保健作用。近年來,在廣西中南部及沿海地區開始呈現規模化種植趨勢。
認識釋迦釋迦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屬中最具經濟栽培價值的樹種之一,為冷子番荔枝與普通番荔枝的雜交種。
植物學特性
鳳梨釋迦,為半落葉性小喬木,性喜溫暖干燥。
根系淺生,主根不發達,側根、須根多,具有好氣性,怕浸水,根系主要分布在15~35cm的土層。
枝梢生長速度快,有連續生長的習性,生長期在3月~10月,11月以后逐漸轉入休眠,部分葉片轉黃脫落,到翌年3月枝條又開始萌發新芽。
花芽著生于枝梢葉腋,花為雌、雄兩性同花,每朵花有3片肥厚的外輪花瓣和3片退化為內輪花瓣,呈淺黃色,向下垂,花瓣內有半珠狀雄蕊群環繞雌蕊頸部,著生細小雄蕊,具有雌雄異熟特性。
果實為聚合果,由數十個小瓣組成,每個瓣里含有一顆烏黑晶亮的小核,呈圓形或圓錐形,未熟果為綠色,成熟果呈淡黃綠色。果肉奶黃油色或乳白色,呈乳蛋糕狀,并具芳香,鮮食香甜。
對環境的要求
釋迦在番荔枝屬中較為粗生易長、抗逆性強,對土壤性狀要求不高,較耐旱、瘠,但在苗期忌積水,適宜種植于排水性良好且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上。
月均溫達到10℃以上的地區可正常生長,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10~32℃,適宜果實生長發育的溫度為13~26℃,冬季有霜年份還需采用保溫措施。
釋迦栽培技術簡介園地選擇
釋迦屬亞熱帶半落葉果樹,喜溫,耐干燥,怕冷,怕霜凍,怕漬,怕風,根系淺,宜栽植在向陽、背風地方。
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有利于其生長。
苗木定植
春季定植較為適宜,選擇0.5~1年樹齡的嫁接苗木,由于釋迦在栽培上多以生產冬期果為主,砧木需選擇耐寒性較好的如牛心梨。
定植前挖好長、寬、深為0.8×0.8×0.9米的定植穴,穴底施入混均后的漚熟有機肥30公斤、餅肥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石灰1公斤,覆蓋一層園表土后,放入苗木種植,回土至堆成饅頭形,高出地面15~20厘米,以防種后水漬。
種植規格為3×4米,畝栽約55株。栽后灌定根水或薄淋水溶肥,有利于緩苗。
幼樹管理
施肥管理:應薄肥多施,定植成活后開始施海精靈生物***劑,一梢兩肥。12月下旬結合擴穴施有機肥10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以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寒力。
整形修剪:種苗定植后,在距離嫁接口約20厘米處進行剪頂,同時摘去中部適量葉片,促進新梢萌發。新梢5~8厘米長時進行定梢,選留4~6條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枝條做為主干枝。枝條成熟后,在50~60厘米處進行剪頂,再次促進側芽萌發,并在各枝條上選留4~5條健壯側枝,其余抹除,培養成矮化、多主枝干型樹冠。
結果樹管理施肥管理:以基肥為主,生長期追肥。基肥于每年春季整形修剪后施入,有機肥打底,配施平衡型復合肥、中微肥、活土君復合菌劑;開花后幼果期開始追肥,以氮、鉀肥為主,結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劑;冬季幼果期追肥,用肥與上次相仿;采果后施注意鉀、磷、鋅的補充,有利于恢復樹勢。
水分管理:鳳梨釋迦忌旱,又怕漬水,在春夏季應及時做好雨后排水工作。在秋季開花授粉時,空氣濕度要求在80~90%為最佳條件,因此在開花晴天下午5點時要進行樹冠噴水,增加濕度,有利授粉,提高座果率。在花芽前后與開花,新梢生長期和幼果膨大期需水量比較大,應注意灌水,灌水一般濕透根系分布層的土壤為宜。
修剪:釋迦在4~10月間均能自然成花,為集中成花及適時生產冬期果,可于每年7~8月疏除病蟲枝和徒長枝,提高樹冠通風透光的同時,通過短截植株下半部的當年生枝梢,留2~3芽,并摘除短截枝上的葉片,可促使萌芽開花。
花果管理:人工授粉,葉噴硼源庫等,提高坐果率;為了保證果實正常發育,避免采收前的生理性落果,可于授粉后20天左右進行疏果;釋迦葉片和果實具有特殊香氣,所以更易受果實蠅和螨類危害,授粉30天后可進行套袋保護。
病蟲防控釋迦病蟲種類多,常發生病蟲有葉斑病、果疫病、果腐病、介殼蟲、鱗翅目幼蟲、小實蠅、害螨等,應及時做好防控,注意配合農業和物理防治,具體防治方案可參考平臺其他同類文章。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