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朋友都希望自己買的股票一路上漲,最好是天天漲停,不過這也根本不現實,沒有人可以保證買到的股票天天漲停。
看見一只漲停的股票,大家會羨慕,有些投資人也會蠢蠢欲動,可能是覺得這些漲停的股票以后還會漲,所以想要入市操作一下,因此也誕生了一個股票交易群體,叫做“打板族”。
股票為什么會漲停?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上,股票的交易漲跌是受到限制的,主板是10%的漲跌幅,創業板與科創板是20%的漲跌幅(新股前5個交易日除外),被ST的股票的漲跌幅限制在5%。
股民朋友都希望自己買到的股票漲停,但有些投資者并不了解股票漲停背后的邏輯,漲停是股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資金涌入,買入單多于賣出單,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個股迎來了利好消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炒股就是炒預期,當某只股票迎來了利好的消息,尤其是能夠對它的經營造成很大影響的利好消息,這個就能提振股價。
這個利好的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好政策、兼并重組、業績大幅上漲等等。在市場上消息面的影響力非常大。
2、主力有意拉升。在市場上不管大家承不承認,主力控盤是存在的,出于某種目的有資金優勢的主力可能會拔高股價,在資金的推動下,股票也會漲停。
3、超跌以后回調。因為一些原因,比如說市場調整會讓許多股票都下跌,哪怕是一些股票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也會被錯殺。
當然,對于被錯殺或者跌的不符合常理的股票,在調整過后股價一般也會回調,超跌后的回補也是股票漲停的原因之一。
不過市場風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股票漲停也不見得是上面三個原因。那么對于這些上漲甚至漲停了的股票,股民朋友要不要跟?
股票打板是怎么一回事?在股票交易中,通常將喜歡追高,追漲停的投資者稱為打板族,他們講究的是快進快出,效率高,風險與收益并存。
具體的操作就是,在股票漲停封板前的一瞬間買入,跟著封單一起追漲停,等到次日高開,如果沒有漲停就堅決出貨。
從操作手法來看,打板屬于一種博弈,看下一個交易日股票是不是能夠維持強勢,如果判斷失誤,下一個交易日股價回調,那么投資者就可能會出現虧損。
看的出來,打板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也不是所有的時候都能打板,需要一些條件來配合,這樣才可能會有一些成功率。
首先需要市場配合。比如說在市場上買方很強,市場上有不少股票漲停,在這樣的情況下打板相對來說要穩妥一點。
其次還需要有量來支撐。有些股票價格看起來漲的很快,但幾乎沒有什么成交量,這樣的情況就比較可疑了,可能是一些人的花樣,需要投資者警惕。
當然就算是注意了很多方面,市場的變化也是非常快的,打板的投資者出現虧損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學會割肉,及時出手甩掉包袱也是他們需要經歷的必修課。
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打板并不是非常適合的投資辦法,它需要投資者對市場有較深的了解,不然盲目去打板,可能就成了接盤俠,損失慘重了。
股票投資本身就有較大的風險,如果還去尋找一些股票進行打板,那么就是加大了風險,沒有一定的投資經驗最好還是不要去碰。
普通人在股市投資,可以的話還是穩當一點好,追求長期的投資回報可能不會有太高的收益,同樣也有風險,但終歸還是穩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