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冠長尾雉(學名:Syrmaticusreevesii)屬于雞形目,雉科,是一種森林益鳥,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優雅的體形、艷麗獨特的羽色,極具觀賞價值。長尾雉尾羽稱為“雉翎”
中國分布于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陜西南部,湖北西部和東部,湖南西部,貴州北部,南部和西部,四川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甘肅東南隅康縣,云南東北隅的昭通,安徽西南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蘇東北隅的東海縣。
主要棲息在海拔400-1500m的山地森林中,尤為喜歡地形復雜、地勢起伏不平、多溝谷懸崖、峭壁陡坡和林木茂密的山地闊葉林或混交林。有時可上到海拔2000-2600m的高度。
繁殖期3-6月。3月中旬群即開始分散,雄鳥開始占區。此期間雌鳥常在清晨和傍晚通過兩翅小幅度地快速振動而發出'撲撲撲'短促而急速的聲響來招引雌雉。通常一雄一雌制,偶爾亦見一雄配2-3只雌鳥。雄鳥求偶時,一側翅膀微伸下垂,頸羽蓬松,不斷點頭啄地,嘴里發出'咕、咕、咕'的低聲鳴叫。領域性較強,求偶期間如有別的雄雉進入領域,常常發生激烈的毆斗。通常營巢于林下或林緣灌木叢和草叢中地上,也在樹腳下或灌木下營巢,甚為隱蔽簡陋,通常為地上一淺窩,內墊以枯草、松針、樹葉和羽毛,也有無任何內墊物的。巢的大小為19-27cm×17-27cm,深5-10cm。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6-1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