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銨VS胺
銨(ǎn):由氨分子衍(yǎn)生出的陽離子,也叫銨根。
胺(àn):氨分子中部分或全部氫原子被烴(tīng)基取代而成的有機(jī)化合物。
二、鶩VS騖
鶩(wù):鴨子。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貶義)。
騖(wù):追求。
好高騖遠(yuǎn):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biāo)。也作好高務(wù)遠(yuǎn)。
心無旁騖:心中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三、祇VS祗VS衹
祇(qí):地神。“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
祗(zhī):恭敬。祗仰(敬仰)。
衹(zhǐ):同“只”。
四、塵VS麈
塵(chén):同“塵”,底部是“土”。
麈(zhǔ):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尾巴可以做拂塵;底部是“主”。
五、毳VS掱
毳(cuì):鳥獸的細(xì)毛。
掱(pá):掱手,即扒手。
六、粱VS梁
粱(liáng):谷子的優(yōu)良品種的統(tǒng)稱。黃粱美夢、黃粱一夢、一枕黃粱。
梁(liáng):水平方向的長條形承重構(gòu)件。梁上君子、跳梁小丑。
七、竣VS峻
竣(jùn):完畢。竣工、完竣、告竣。
峻(jùn):(山)高大;嚴(yán)厲。峻拔、峻峭;嚴(yán)峻、嚴(yán)刑峻法。
八、羥VS羰
羥(qiǎng):(羥基)由氫和氧兩種原子組成的一價原子團(tuán)。也叫氫氧基。
羰(tāng):(羰基)由碳酸減去氫氧原子團(tuán)而成的復(fù)基。亦稱“碳氧基”、“碳酰基”。
九、忻VS沂
忻(xīn):忻州,山西省地級市。
沂(yí):臨沂,山東省地級市。新沂,江蘇省徐州市下轄縣級市。
十、蚱蜢VS舴艋
蚱蜢(zhàměng):昆蟲。
舴艋(zéměng):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