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獨居的78歲張老漢,3年前半夜起夜,下床不幸摔倒,導致股骨頸骨折,結果只能長期臥床。
因為子女也都到了帶孫子的年齡,精力、經濟也都有限,所以只能給他請個鐘點工保姆,也就是一日三餐來喂下飯,換下尿不濕之類,結果老人因長期臥床,半年后背上開始長褥瘡。
苦不堪言的張老漢想了個辦法,讓保姆每天早飯后把他推到陽臺上曬太陽,中午來喂飯時再把他推進來,因為他聽說曬太陽可以補鈣,有助于骨折患者傷口愈合。
努力自救的張老漢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沒有換來下地行走,上個月還被重慶的太陽曬暈了,也就是這次的住院,醫(yī)生卻告知老漢太陽曬得太多,患上了皮膚癌。
曬太陽,和補鈣之間
有什么關系?
因紫外線照射可以讓皮膚生成維生素D,
而眾所周知,維生素D
是身體對鈣質能很好吸收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都熱衷曬太陽
為什么?
現(xiàn)在有不少自媒體的醫(yī)生都在勸,
老人沒事要多到室外走走,
接受太陽的照射,
這樣有助于身體對鈣的吸收,
變向“補鈣”。
原因就是老年人最怕摔,上個月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再次提醒老年朋友們一定要注意防摔。
年齡大了,一旦摔倒,很容易導致髖關節(jié)、股骨頸、腰椎的骨折,或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且非常難愈合。
而且結果往往就跟病例中的張老漢一樣,因為只能長期臥床,一旦翻身、清洗、照料不及時,身體還會長褥瘡。
大部分老年人也就是在這種長期臥床中,因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引起全身臟器的衰竭而去世的。
>>而老年人摔倒容易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鈣的流失,所以,補鈣就成了老人們的共識。
本來老年人應對鈣的流失,也應該多進食一些像牛奶啊,牛羊肉啊,雞蛋啊等這類的高蛋白食物,
但是由于老年人普遍性有"三高",加上各種不正規(guī)的宣傳,導致老人該吃的不敢吃,該喝的不敢喝,
而聽說曬太陽就能夠生成維生素D,有助于食物中鈣的吸收,簡直不要“太救星”,所以很多爺爺、奶奶就特別喜歡出來多曬曬,也經常勸你要多曬曬,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感受過這種愛?
那靠曬太陽就能補充維生素D
又真的靠譜嗎?
這里我要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名詞“uvb”,它屬于一種中波段的紫外線,我專門查了下資料,說是這個uvb啊,照射到人體后,會促進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
但是這個uvb呢,又非常的“小氣”,你涂了防曬霜,它不會和你親近,你隔著玻璃看它,人家也不會正眼瞧你,總之一句話,除非你光膀子裸曬,否則它根本到達不了你皮膚。
當你以為光著膀子曬就行了時,又錯了,你還得在指定的時間段曬,像上午10點-下午2點這種太陽正烈的時候,而且一次要曬30分鐘左右,且每周不能低于2-3次這樣的直曬。
我這還說的是低緯度日照強的地區(qū),像高緯度地區(qū),比如我國的東北三省,就算夏天,可能你曬一天也補充不了多少。
>>而且直曬/裸曬太陽的壞處大家都知道:
√皮膚更顯衰老
√膠原蛋白流失
√彈性纖維斷裂
就是大家常說的曬黑、曬傷,結果就是你變得又老、又黑、又丑,嚴重暴曬者還可能像張老漢一樣,患上皮膚癌。
>>所以,靠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就顯得特別不靠譜。
那我們又該如何正確補鈣?
首選還是多吃一些日常的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紅色的肉(像羊肉、牛肉這種紅色的廋肉)。
老年人由于消化不好,可以直接吃一些鈣片;同時所有人都該經常補充一些維生素D片來增強鈣的吸收。
因為食物最多只能為你提供20%的維生素D,而我們人體每天至少需要400IU的維生素D,像早產兒、老人甚至需要更多。
僅400IU這個量,就需要你吃雞蛋10-12個,吃肉2斤,這樣一看你就知道全靠食物中獲取有多困難。
>>所以普通人群補鈣,可以主要靠飲食結構,外加適當?shù)木SD來幫助鈣的吸收;而特殊人群(像老年人)還是需要鈣片,結合維D來進行補鈣。
最后
√今天講到這個病例,我特想為張老漢多說兩句,我們中國人活一輩子,講究個干干凈凈、利利索索,這叫活得體面,人走之后,也得講究個干干凈凈、利利索索,這叫死得體面,我們做子女的,不論你正在經受何等的生存壓力的擠壓,都一定要記住,人來這世間一遭不容易,請對父母務必帶著敬意,不指望你羊羔跪乳,但照顧父母的時間,擠擠總是有的,能親自照顧就親自照顧吧!
我是小思醫(yī)生,覺得我的文章有用,歡迎您能點贊+轉發(fā),如果你有遇到什么病癥,也可評論區(qū)留言,我會隨時抽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