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奢侈品集團MichaelKorsHoldingsLtd.(以下簡稱MK)已經與意大利奢侈品牌范思哲簽署協議,計劃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品牌。
在GUCCI、香奈兒、PRADA等奢侈品牌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范思哲似乎并沒有趕上這趟順利的“班車”。
◆◆◆◆◆
“妖孽品牌”為何“賣身”
范思哲以其大膽的設計風格和美杜莎標志而聞名,是意大利家族式品牌的其中一員。2014年,黑石集團收購了范思哲20%的股權,當時的估值約為10億歐元。
后來,黑石集團就一直在致力于給范思哲進行IPO,讓它得以上市。可范思哲的表現一直令黑石集團很不滿意,并逐漸開始認為它沒有上市的能力。
據范思哲官方表示,2017年,在品牌開設21間直營門店后,集團截至2017年底的門店總數反而從前一年同期的239間減少至218間,年內凈關閉了21店。
從風格上來看,范思哲的產品一直走低調路線,多數以文藝復興的風格為主,而現在奢侈品的很大一部分消費人群都是年輕人,這樣的風格已經逐漸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了。
雖然范思哲也在慢慢改變,但是作為資本家的黑石集團當然不會一直等下去。正因如此,黑石集團早在前幾個月開始就在找下家,而這個舉措,就正好對上了MK想要不斷擴張的野心。
◆◆◆◆◆
MK的品牌擴張野心
早在去年7月,MK就宣布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全球頂級鞋履品牌JimmyChoo。
相對于其他輕奢品牌來說,MK的歷史并不算特別悠久。成立了36年的它,一直是以皮包產品為主,成了不少白領接觸輕奢產品的入門款。
但隨著包袋市場的不斷放緩,人們對所謂的輕奢品牌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買賬了。2012至2015年,美國高端皮具及配飾市場每年增速從16%、11%、8%降至3%。
消費者開始向市場的兩端傾斜——在大眾市場,Zara、H&M等快時尚品牌保持著雙位數增長;而在高端奢侈品領域,Gucci、迪奧等品牌紛紛從年初開始高調談論“行業復蘇”。
MK所屬的輕奢階層就處在了一個較尷尬的地步,也正是如此,收購其他品牌,擴張企業版圖就成了MK的當務之急。
MK作為一款輕奢品牌,更能懂得年輕人到底想要什么,有了它的加入,范思哲說不定能在產品設計上有所突破。
◆◆◆◆◆
奢侈品行業展開對抗賽
隨著MK集團不斷加碼奢侈品牌,其向LVMH、開云集團發起挑戰的野心愈發明顯。雖然照MK目前的實力來看,它還并不能和后者匹敵,但一旦收購了范思哲,MK也會成為一個擁有三大奢侈品牌的綜合性集團,這對于奢侈品行業來說,也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MK的CEO表示:“我們正在創建一個全球奢侈品集團,我們的目標是在全球奢侈品行業成為行業領袖。”為了進一步豐富品牌的組織架構,MK現在已經在尋覓新的收購對象了。
在MK擴張自身的同時,另一個輕奢品牌COACH也在執行著類似的操作。該集團于去年斥資24億美元收購輕奢手袋品牌KateSpade后,便將名字改成更有想象空間和包容性的“Tapestry”。
目前看來,COACH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在前半年,該企業無論是銷售額還是毛利率都有著穩固的增長。
在電商平臺高速發展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也開始轉戰線上發展。曾經聲稱不“觸電”的香奈兒也開始和電商平臺建立獨家合作關系。
由此可見,無論是哪個行業,都存在競爭壓力。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不得不考慮以擴張企業規模和擁抱更多渠道的方式來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