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讓這個原本應該十分熱鬧的春節都安靜了下來,與以往出門串親戚逛廟會不同,大家都選擇宅家度日。而宅在家的日子并不閑,涼皮挑戰賽、煎餅挑戰賽讓大家過足了當廚師的癮。我突然想起來去***旅游時吃過的藏式餐廳,沿著318國道自駕翻過色季拉山,美食就在前方。
***最紅的藏式餐廳估計要數位于***八角街的瑪吉阿米了,想想在二樓靠窗的位子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喝甜茶的情景,就覺得舒服得很。于是,那里成為了許多游客到******都會去打卡的一家店。而藏族朋友卻告訴我,那是開給游客的店,只是名氣大。
這位藏族朋友告訴我,林芝有一家特別正宗的藏式餐廳,本地人聚會都會選擇那里,游客卻很少知道。光是這家店的名字就叫游客摸不清頭腦,叫做啦咧思藏餐廳。于是我很好奇地問他啦咧思是什么意思,他笑笑告訴我,其實很簡單,就是“好的”的意思。
對于許多走318國道自駕游***的朋友來說,一路上基本吃到的都是川味,令人不得不佩服四川人民的不畏艱辛。不過總吃川菜也略顯單調,而且既然到了***,吃貨們怎么能錯過當地的美食?一邊品美食,一邊了解***的美食文化就更好了。
其實***的美食相比國內的幾大菜系,要簡單和淳樸許多。比如大家經常點的青稞餅,無非就是使用酥油與青稞粉***而成。但就是這簡單的食物,卻是不可多得的正宗***美食。或許那純正的味道你并不適應,但多吃幾口也能品出其中的奧妙。
對于一些接受程度較低的游客來說,在藏式餐廳用餐或許就是淺嘗輒止,更吸引人的地方或許是餐廳里難得一見的濃濃藏式風情。從裝修到裝飾再到陳設,無不透著藏族獨有的文化氛圍,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啦咧思藏餐廳并非一個餐廳那么簡單,這里不僅展示了許多民族服裝、飾品和日常用品之外,還單獨復建了一個藏族家庭廚房。不僅游客看著新鮮,就連到這里來用餐的藏族朋友也十分喜愛。畢竟這是他們曾經生活場景的再現,如今這樣的藏族家庭廚房并不多見了。
除了普通藏族人家的廚房,餐廳中還展示了一些過去***貴族家中使用的器皿。不用服務員介紹,光是看這些器皿的精致程度,就知道不是尋常百姓家用得上的東西。這家餐廳與博物館相似,卻又不同,展示的物品都可以觸摸。
既然是餐廳,不能只顧著好奇而東看看西瞧瞧,吃還是最重要的環節。康巴血腸、酸蘿卜炒牛肉、手抓牦牛肉……當一道道美食擺上桌,那便是你所期待的舌尖上的***。最推薦的還是藏香豬卷餅,藏香豬的豬肉只在***才吃得到。
在精心打造的環境中,吃著與眾不同的菜肴,這種體驗充滿了吸引力。如果你對藏式美食還沒有了解,或者在自駕318國道的旅途中已經看慣了藍天白云,那么就要通過美食,通過藏族的日常生活來了解***的文化和歷史。那么,去藏式餐廳體驗一番再適合不過了。
除了環境和菜品之外,這家餐廳的服務也非常值得一提。服務員都是20歲左右的藏族姑娘,她們身穿民族服飾,眼睛清澈如水,與客人說話都會面帶微笑,非常具有親和力。如果是有朋友或家庭聚餐,她們還會熱情地煮酒表演,用優美的舞姿和甜美的歌聲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