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分國界——這句話用在久石讓的身上再確切不過了。
被稱為“亞洲電影配樂之父”的他在長達三十多年的音樂生涯里,出版了36張暢銷專輯,征服了全世界樂迷。
自從與宮崎駿首次合作《風之谷》后,兩人一直珠聯璧合多年,創造了多部動畫電影奇跡。
正在全國巡演的“宮崎駿·久石讓動漫視聽音樂會”如火如荼,久石讓親臨現場演奏純真旋律,讓聽眾感受最真實的久石讓,最動人的宮崎駿電影。
12月6日是日本著名音樂家久石讓67歲生日。
久石讓
這位被外界成為“東方威廉姆斯”的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在生活中是神秘的,出道30多年來,一直零緋聞,對外界也保持低調,對于生日想必也是只愿同家人一道度過。
聽過他音樂的人都說,聽他的音樂,像是在泡溫泉。
正如中國人“一切景語皆情語”一樣,情是久石讓作品的靈魂。
久石讓成功的原因除了自己的天分與努力外,還在于他重情重義的品質。
久石讓被日本同行稱為“情圣”,只是這個“情”與男女之愛關系不大。
這個答案可以在他的作品了找到。
在他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麻衣作詞、久石讓作曲”的字樣。
麻衣,是典型的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曾有人猜測這是久石讓的情人。
然而,實際上,這位麻衣,本名藤澤麻衣,正是久石讓的女兒。
百度圖片
早在麻衣兩歲的時候,久石讓就按照自己父親當年的做法,讓女兒彈鋼琴,發現她也是個音樂天才。興高采烈的久石讓很快讓女兒充當自己歌曲的演唱者,
第一首曲子,就是令久石讓一炮而紅的電影《風之谷》里的主題曲。
當時,麻衣只有4歲。
從那以后,久石讓就開始幫女兒創造機會,一直到把女兒培養成日本聞名的歌手。據說如果麻衣出現了競爭對手,這位愛女如命的老爹會“毫無風度”地為女兒幫忙,用他譜寫的曲子幫女兒“打擂臺”。
于是,有人半帶嫉妒地說,女兒麻衣是激發久石讓創作熱情最強烈的動力。
久石讓一部作品的名字,則最直接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的父女深情,這部作品叫做《在父親的背上》。
宣傳海報
久石讓重情,不僅體現在對親情的重視上,更有濃厚的鄉情。在他作品的清單上,有一個略顯奇怪的名字——《長野縣中野高中校歌》。久石讓正是從中野高中畢業的,幾十年后,當他已經成名,為了報答母校,這位舉世矚目的音樂家精心譜寫了這首校歌。
久石讓與宮崎駿的合作,背后也有一份鄉情在里面——兩人都是出生于長野縣的。
當宮崎駿前來邀請他為自己的動畫片配曲時,久石讓當即答應,并與其合作多年。
一名音樂家的情,能征服觀眾,征服世界。尤為可貴的是,久石讓的“情”并非淺嘗輒止,在這個紅塵滾滾的世界里,他希望用音樂洗凈人們的靈魂。
像久石讓這樣的音樂大師是難得的,所以,他的身后總會跟隨數不盡的崇拜者。
就連身為大眾偶像的周杰倫,也是久石讓的“粉絲”。
久石讓
他曾在公開場合盛贊久石讓:“我十三四歲就聽久石讓的音樂,最喜歡的是《龍貓》的配樂。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我聽著音樂,腦海里能夠浮現故事的畫面。”
周杰倫還數次向久石讓發出合作邀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可以和他合作中國風的歌曲。”
由此可見,久石讓在樂壇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他的音樂跨越了國界,超越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