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具體寫了粽子的原料,外婆做的粽子花樣多,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1一到端午節,外婆總是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
字詞理解賞析“總”:
文中“總”說明外婆是一到端午節就會包好粽子,“盼”字體現出了外婆盼望一家團聚。
2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句子解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作者把粽子描寫得那么詳細,足以看出他對粽子的喜愛。
字詞解析:一······就·····寫出了粽子撲鼻的香味,這香味仿佛也透過文字溢出來了。
第2段解析:主要寫粽子的原料和口感、味道。
3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除了紅棗粽,還有紅豆粽和鮮肉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除了紅棗粽,還有紅豆粽和鮮肉粽。
句子解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一是說明外婆對于包粽子的熟練,二是說明外婆對端午節的重視。”
“美滋滋”寫出了“我們”享用粽子時的心情?!耙覀儙Щ厝?,分給鄰居吃”反映了外婆淳樸、熱情的特點。
第3段解析:主要寫外婆包的粽子花樣多,味道美。
4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第4段解析:交代端午節吃粽子的原因。
生字詞端粽節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
近義詞:
總會——經常
十分——特別
據說——傳說
紀念——懷念
反義詞
甜——苦
好——壞
多音字
長長大長短
課后題
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
你知道關于端午節活粽子的故事嗎?和同學說一說。
玉霞說上師專的時候,有一年端午節放假回校,一個舍友就拿了很多粽子分給大家吃。我是第一次吃不是買的粽子。真的很香甜,比市場上買的好吃很多。粽子包得嚴嚴實實,米又軟又糯,料也很足。這家做的粽子,帶著濃濃的香甜,帶著滿滿的愛意。
后來,就再也沒有吃過家做的粽子了。真是懷念??!
這幾年做辰頤物語代理,買了辰頤物語的粽子,素粽子,肉粽子,蛋黃粽子,甚至還有一種彈力的果凍粽子,料也足,但是死貴死貴的。并且,大多甜膩。真是非常想念家做的粽子??!